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观后感 > 导航

掬水月在手观后感范文

发表时间:2023-04-08

掬水月在手观后感范文(精选10篇)。

优秀的影片是我们心灵的营养品,观赏完影片后,大家肯定心中都感触颇多,让人忍不住吐露出来。此时最好将内心的感受记录成一篇观后感,写观后感是一种提升我们作文能力的捷径,您有坚持写作品名的观后感的习惯吗?《掬水月在手观后感范文》是由读书笔记吧编辑特意为您提供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掬水月在手观后感范文【篇1】

一幅幅壁画在镜头前呈现,关于战争的纪录片通过黑白的方式描绘着历史,再配上我听不懂的音乐,我带着满脸问号开启了对《掬水月在手》这部电影的探索。

因为在观影前,我对这部电影所讲述的人物和历史一无所知,所以当我达不到电影的境界、看不懂情节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规律:每当叶嘉莹讲述自己的故事时,总会有一段文字或者图片在银幕中出现。大部分是叶嘉莹自己做的诗词和写的文章,这样看来,好像她的一生可以用一本诗集来阐述。

叶嘉莹讲述的故事中有一大半都是跟诗有关,感觉她的人生要不就是在做诗,要么就是在讲诗,要么就是在去讲诗的路上。她的生命,跟她研究诗词的态度,对诗词的理解,已经是浑然一体、难舍难分了。

她的一生看似乐观且平淡,但其实则恰恰相反,她的一生跌宕起伏,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情节不占少数,亲离子别的不幸一样不差的落在她的肩上,好似她应该郁郁寡欢悲伤一辈子。但叶嘉莹并没有,正是因为她把一切都用诗歌表达出来。从她诗词中的一字一句中可能包含着泣不成声的感情,但如若用诗词抒发完之后,又会将心态放平,生活变淡。叶嘉莹的朋友总说她很乐观,对于什么都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这跟她对诗词的不可分割有关。

她的经历总是和诗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好似她的一生都是为诗词所活。她也确实在诗词这一领域获得了较高的评价和威望。这让我感受到了:如果人在一项领域中专一研究一辈子,那必定是会有所收获的,甚至是有很大成就的。

掬水月在手观后感范文【篇2】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当叶嘉莹先生用饱经沧桑的声音吟诵出流传千年的诗篇,当龙门石窟飘雪披白、庭院竹林翠影闪烁,古典诗词所讲的境界,就这样呈现在观众眼前。

作为《掬水月在手》记述的主人公,叶嘉莹先生如今已经96岁了。她是要眇宜修的诗词女神,也是无数人通往古典诗词海洋的引渡人。她生于1924年,长于百年收拢的动荡时代,历经迫害、飘零,晚年回归改革开放的中国,持续创作、传承教学,重系一度中断的古典诗词命脉。王国维所讲的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大抵就是叶先生的生命写照。

这部影片给了我一种全新的体验,是属于现代艺术的表达。奇妙的是,叶嘉莹先生正是一位勾连古今、遍游海内的人。我真的被这种无与伦比的手法震撼,它不像往常的纪录片一样告诉你制作者的想法,而是让你自己串联起看似琐碎的材料,获得独一无二的体验正如叶先生讲的每个人都有一个李商隐,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叶老师啊。

我还有一个很特别的感受。一整部影片下来,其中饱含着不知从何而来的温暖,虽然纪录片的基调是略显萧索的。因为《掬水月在手》做到了展现传主人格的魅力。叶先生在大陆被捧成了一位神,而纪录片将她的形象降到了一个恰好合适的位置,可以让我们不敬畏地仰望。结尾,她在温哥华时期的同事说:她女儿女婿突然走了的那阵子,我们在亚洲中心见到她,她迎面走来看到大家,只是眼眶一红,但也就这样了。一个人把自己退到了那样的一个位置,对每件事都有一个统一的态度。什么人能称为君子呢?

影片中讲述了叶先生经历的多场苦难,可听她吟咏当时的诗作,你感受不到沉重的痛苦,反而心底涌出了幸福

掬水月在手观后感范文【篇3】

梁乐宜

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迈的女诗人,叶嘉莹,蒙古族,叶赫那拉氏,祖父是光绪年间的进士。1924年北平,她出生于这样书香门第的贵族门庭。身处军阀混战的乱世,她24岁结婚,随丈夫逃至台湾,在大学教书,后来再相继被请到不同的国家教书;在这期间,女儿女婿不幸因车祸离世。暮年的她回国,去看曾经北平的故居,又去看家族的故乡-蒙古草原。

这部文艺气息浓厚、意义深远的电影带给我一股淡淡的感动和温暖。

一是叶嘉莹的诗词文采极为出众。优异的文学修养自小就便开始积累,她的好文采深受她很有个性的教书先生顾随的影响。电影穿插了许多她朗诵诗文的片段,虽然口音明显,但她读诗饱含感情,抑扬顿挫,有很强的节奏感。她的诗文多数是兴之所至,即兴朗诵出来的,或忧郁,或无奈,或悲凉,都反映了诗人当时的心境。书面略作整理,便成为一首首优秀的作品。

二是叶嘉莹豁达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她出生于战乱之中,老年时,女儿女婿又走在自己的前面,白发人送黑发人,但她并没有因此而颓废,她依旧坚持写诗。诗文成为她流露感情的一大出口。后来她回到北平,去看她曾经居住的四合院,却已经变成了大杂院,除了大门的样子依稀还如旧时。再后来她追根溯源,到蒙古草原看叶赫水,仿佛预示一种寻根的心境,人到暮年去寻找自己本是从哪里来的。叶嘉莹活的很美,她经历过苦难,看见人生的残酷,但她依旧十分热爱生活。

三是衰老的悲哀。刘在昭是叶家营中学和大学时的同学,在老年时,她们依旧偶尔互通电话,一次通话令双方都忽然发现,已经都过去好多年了,大家都老了,叶嘉莹回望起起落落的一生,只总结出四字人生如梦。

掬水月在手观后感范文【篇4】

《掬水月在手》这部电影是由许许多多的采访碎片组合而成的,虽是碎片,但是整体的结构并不凌乱,电影的整体结构都是那种很安静,祥和的气氛。

电影并不是一直都是在采访叶先生,而是在采访其中穿插着很多关于叶先生的诗词,关于那个年代的一些图片,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去了解那个年代所发生的事情,从而更好地去了解叶先生当时所处年代所写下的诗的其中所包含的值得令人深思的情感。

我觉得古诗词救了她,她把它们平淡化了,她的古诗词很平淡,把那些负面的东西也写的很美她把苦难都描写的很美,她的一生让我觉得很美叶先生存在的感觉,她对她生命的方方面面,她都是可以用一种态度去接受那就是平淡。

她对不被世人接受这件事是以平淡的态度。

在这一大段电影当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则是那一段,讲的是叶先生找到两只蓝鲸的这一形象去叙述、描写当时对于发生的事情的心情。叶先生找到两头蓝鲸的形象,是认为蓝鲸可以隔洋传语。蓝鲸是对于现代人来讲很神秘、巨大而壮丽的事物,即使现代人不接受这些东西也没关系但是我留在大海上的余音总会被人听见被人理解可见当时的叶先生所发表的也许是不被人待见的,但她并不感到不公,而是在等待一个像子期那样的知音去理解她。

掬水月在手观后感范文【篇5】

这是一部关于文学的电影,是由导演陈传兴拍的,主要拍了关于诗人叶嘉莹的一生,陈传兴是一位专门拍摄文学性电影的导演,加上这一部共有三部这类电影了。

电影一开始便介绍了最早的记忆在几岁,通过图片和诗词,有一种处于大自然之中的感觉,随着影片看下去,可以发现叶嘉莹先生是一个对文学非常喜爱的一个人。

在其中一个回忆中,介绍她小时候一直被关在院子里,没踏出门外一步,直到后来才出来,这里可感受到当时所受的封建礼教、重男轻女思想伤害之深,也令她感到愤怒,养成一种与封建思想抗争、独立自强的思想。

她的一生是悲惨而又有意义的,她受到封建思想的伤害、女儿的死去,都令她十分痛苦,但是她从来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并建立了强大的信念,坚持诗词的创作,她对诗词的理解对古代名人的评价,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见解,看了让我们对文学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今社会,生活、学习、工作节奏日益加快,低头族随处可见,有多少人会停下来去阅读一首诗词、一篇文章或一本书?让我们安静下来,细细品味、感受诗词的美好,让生活因此而更加丰富和美妙。

掬水月在手观后感范文【篇6】

影片《掬水月在手》中,有一段在播放叶嘉莹先生所经历过的战争时期,这使得我联想到在历史课上所学习的每一场战争,尤其是当我看见那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是,感触尤为的大。这使得我觉得战争是一种无法愈合的伤痛。

这一种伤痛是长久的,无法愈合的伤痛。它甚至能够穿越时间,空间,甚至跨越世代。它就像一把能够割开一切事物的匕首,每当你想起它时,它就使你的伤口再一次鲜血淋漓。我还是无法去切身感受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我只能够做到说去理解,去感受这一种我无法确切感受到的痛苦。那一些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无数条同胞的生命,他们滚烫的鲜血最后凝固成一串串冰冷的数字,这一些幸存者是否会在深夜中思念着他们已死去的亲人。我在想幸存在世间的人们,这一些战争的幸存者们是否会后悔在那一天没有随自己的亲人一同离开这个世界。那么是否在一些特定的时刻中,遗忘会比记住更好呢?若是真的,那我会选择遗忘。这一些战争的幸存者们是无法在回到从前的生活的,因为他们参与的是一场无与伦比的人类亲手制造与编排的悲剧。

生活在这样一个相对和平的世界中,我不甚感激。感激那一些热爱和平,热爱生命,热爱自己故土并为之奋斗的先辈们,无论是以一种什么的方式去做,其实都已经值得人们去尊敬。我想苦难是教人厌烦,教人排斥的,但依旧不乏一些化解苦难的人。他们一种无比坚毅的信念去化解生活中的苦涩,以一种超脱现实的乐观去中和生活的苦痛。叶嘉莹先生以诗词中和,他们以信念。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杜少陵是,迦陵先生亦是。

时间可以抹去一切创伤,总有一天你会将痛苦遗忘,然后好起来。但不是的,有的痛无法忘记,有些伤永远不会好。但你可以做的是,尽你所能的去尝试化解,而不是遗忘或者抹去。

掬水月在手观后感范文【篇7】

这周末看了一部电影名叫《掬水月在手》,这部电影记录了中国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传奇的人生,我认为这准确的来说应该是一部纪录片,通过采访叶嘉莹,来让她自己讲述自己的人生,更是一部传记,叶嘉莹的一生经历了许多的战乱,通过这些战乱,她才能从中提取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就挥笔将这些感受写成属于自己的一首诗。

在电影中,我记得最清楚和让我没想到的是席慕蓉也同样认识叶先生,她和叶嘉莹的关系也是很好的,她们一起去吉林寻找叶赫古城她的祖先叶赫那拉氏来自那里。有好心的人先爬了上去,和叶先生说:上面什么也没有,不用上来了。可是她还是坚持要上去,到了上面,她不经感叹到:这不就是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吗?没有想到叶先生竟然是这样会欣赏一切事物!

看这部电影之前,根本不认识叶先生,听同学们说叶先生,还以为她是男的,但没想到,先生都是古代的尊称。但是看完纪录片,她整个人都在我的眼前眼前闪亮了起来,她是多么的有才华啊,从纪录片中了解完她的生平,就明白了在介绍里讲的话:没有办法用语言来形容她,她就是一种感觉,那种感觉,她对一切事物都平淡化了。

掬水月在手观后感范文【篇8】

《掬水月在手》关于诗人叶嘉莹的纪录片。叶嘉莹说过弱德之美,弱得不是弱者,而是要学会承受,学会坚持,学会坚守自己的操守,叶嘉莹的一生便诠释了这一点。

叶嘉莹先生出生于1924年军阀混战的时候,这个时候便会觉得生命异常宝贵,家乡异常遥远,所以她写的诗大多都是关于家乡的。叶嘉莹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运的。

叶嘉莹的母亲在她18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因为去天津做手术的时候,伤口感染。叶嘉莹是十分后悔没有陪母亲一起到天津看病,没有见她最后一面,她哭过,她后悔过,她也遗憾过。但最后还是抛开这些痛苦,笑对生活,这就是弱德,她承受住了了痛苦,选择了坚持,不会被痛苦所阻挠。

叶嘉莹长大以后做的是老师的工作,教诗词,叶嘉莹讲课十分害羞,但却无碍于她对文学的喜爱和的诗词的深入见解,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很自豪成为她的学生,她的课让大家都受益终身;先生对诗词和诗人也有自己的看法,她的诗被同学们说特别像杜甫,同时,她阅读李商隐的诗词,觉得无可奈何,可见他的文学造诣十分的深刻,尽全力负起了自己的责任,这就是弱德!

叶嘉莹的不幸体现在:她的女儿,女婿在一次自驾游之中,出车祸去世,这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都会是晴天霹雳,对于叶嘉莹来说也一样如此。但他以自己的方式把这些痛苦都平淡化了,把快乐和痛苦都扯平了。对于女儿女婿的死,她也没有绝望,你自己的方式生活的美,活得更精彩,也许这也是诗词的作用吧,诗词帮她渡过难关,让她以弱德为操守,承受痛苦,活得更棒!

叶嘉莹在11岁时,他的祖父对她说自己是蒙古族人,所以叶嘉莹就非常想找到叶赫水这条河流,于是在精英大学的帮助下夜餐饮与形容一起来到了叶赫水,但叶赫那拉部落的旧址已不在十分陡峭的山坡上,年迈的叶嘉莹还是要站在坡上那也不存在的部落,她不忘初心,寻着故土,这就是弱德!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跟随着叶嘉莹穿透现实体现存在,寻找诗词最美的模样,感受弱德之美。

掬水月在手观后感范文【篇9】

隔着银幕,叶嘉莹先生的吟诵诗词声,通过这种光影语言,与坐在黑暗中的观众交流。叶嘉莹先生的吟诵看似并不着调,但这却是她自己对于诗词内涵的一种理解。

叶先生的一生饱经忧患,她在用诗词度过生活中的苦难,正所谓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真是你要身经过忧患,你才会对这个词有很深的理解,这也就是叶嘉莹先生吟诵的不同之处。

当面对大女儿与女婿双双车祸时,叶嘉莹先生的情感放的很平,她的悲与乐就像一杆天平秤,她不会倾向哪一边。她把凡事看淡化,看得很平,这是绝大多数人很难做到的。她把情感都放在了诗词上,她用诗词度生活中的苦难。

叶嘉莹先生曾说,在苦难之中,你还是要有所持守,完成自己,这就是弱德。弱德之美就是一切之中凝华的生命主线,就是叶先生的传奇一生,这里的弱德不是示弱,表达的是一种在逆境之中最艰难处仍坚守的定力。

这部纪录片让我们了解到,叶嘉莹先生也是一个普通的老奶奶,有自己的小心思,而不是坐在人间烟火的神坛,而是活在凡尘里经历和我们一样的喜怒哀乐,只是她用诗词度生活中的苦难。

掬水月在手观后感范文【篇10】

人间故事总会曲折,但她依旧很美;诗词里的岁月,同样一直灿烂;不随时间的流逝,或共苦那断肠天涯的生平烟雨,或同乐这骑鲸捉月的弃世登仙,诗词的对仗,长短的错落,抚慰了,释然了。

两个小时的沉浸,一路回顾着叶先生深眷的诗词,听着叶先生品读诗词。进入大门时,看到了成长于战乱年代的叶先生,接着来到了内院,再是庭中,紧接着的西厢房;这几个代表性的地点串起了她远近流离的人生章节。辗转漂泊大江南北,东西彼岸,她历经了少年丧母,面对政局不稳,丈夫遭禁,大女的离去,太多太多,种种的世俗悲苦,有乡愁,有思念,但她确在诗词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

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是孤独和寒冷的,而在诗词中确能够品味生活中的事情,而说出来是人类共同有的一种孤独的情感。我印象很深的是其中一个谈话中,描述到叶先生一生都在古诗词中寻找精华,她将一切事物都讲的很美很美,将人生中的快乐苦难都拉的很平,她本是就是一位很美的人,所以她对于生命中的事物有许多都平淡化的,而也就是这样一位先生她在诗词上化解了心结,寄托了情感的深结。

诗词的资料,书信的呈现,原稿的解读,以及叶先生不同时期的旧照片配合着原音的诵读,使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到了不同时期的不同经历,将她的经历与诗词密切的联系到一起,真正的将水月掬捧在了手心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