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神奇小子观后感(精选4篇)。
有时候读书对人的影响不如观影,有很多想法在看中不断涌现,不能消失,我们将观后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观后感。写观后感也是一种提升作文水平的途径。怎么才能用文字的方式把观后感记录下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妈妈的神奇小子观后感(精选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妈妈的神奇小子观后感 篇1
电影《妈妈的神奇小子》根据残奥会冠军苏桦伟的真实经历改编,他生来因黄疸病导致脑痉挛,无法正常站立行走。而苏妈克服重重困难,不抛弃不放弃,不仅帮儿子站起来,还挖掘了他的跑步天赋。后来,苏桦伟被参加残奥会的中国香港田径队选中,夺得残奥会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这对神奇母子的热血励志传奇,被人们广为流传,享誉世界。
2008年北京残奥会,中国香港田径运动员苏桦伟以24秒65的速度摘得男子200米-T36项目的金牌,并打破该项比赛的世界纪录,这是属于他本人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届残奥会。至此,他在四届残奥会中共计取得了6金3银3铜的惊人战绩,这些故事被新上映的《妈妈的神奇小子》再度重现。
影片中,身有残疾的苏桦伟成长为优秀田径运动员,一位伟大的母亲功不可没,她“润物细无声”地引领孩子走向人生的辉煌,可谓“女子本弱为母则刚”。电影贴着励志、热血、燃、少年、母爱、温情、感人的标签,这些与亲情、家庭密不可分的字眼,让人唏嘘慨叹。一位原本连走路都困难的残疾人,竟能在赛道上奔跑驰骋,这绝对是一个关于运动的奇迹,像极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不信命的哪吒。电影的前半段也是港版《阿甘正传》的写照,苏桦伟就是那种“输在起跑线上的人”,自从他降生后,医生就宣告他“以后能行走的机会很小”。
幼年时代无法行走,而后在母亲鼓励下逐渐能够站立走路,13岁时母亲看他被三个坏孩子追逐跑得飞快,就带他报名参加田径队并得到教练赏识,苏桦伟的人生走的是“后发制人”之路。苏桦伟与观众以往见到的运动员不太一样,有些人可以拼命补足短板,但有些人的短板今生注定是无法补足。苏桦伟沉溺于一次次起步练习:“我不明白到底为什么要一直练习起步,我只是想要跑步啊。 ”他清楚自己的人生,只能用这种方式追上别人:“我知道我起步比别人慢,所以我才会更拼命在后面追上来,就像我的命一样。 ”
与其说观众能从该片感受到励志和热血,不如说这种从重压之下迸发的惊人能量背后,是一个家庭和一位伟大母亲倾尽全力的支撑。一个家庭想要培养出一个奥运冠军,背后付出的心血常人难以想象,尤其是苏桦伟这样在生活起居都需要有人照顾的运动员,片中苏妈帮苏桦伟剪指甲的情境让人心痛。不止如此,他们一家四口的精力和金钱,都放在苏桦伟的身上。
《妈妈的神奇小子》没有回避现实,直面苏桦伟作为残疾人运动员的现实困境。片中的苏桦伟一家四口,蜗居在香港老旧的居民楼里,父亲突然生病,整个家全靠苏妈打四份工支撑。苏桦伟一度在艰难的现实面前想要放弃运动生涯:“我跑步每月拿三千多津贴,但是我去送快递一个月可以拿七八千块补贴家用。”幸好,苏妈一直支持儿子苏桦伟——让儿子加入田径队的是苏妈,每次儿子接受采访陪在他身边的是苏妈,让儿子拍广告赚钱恢复训练的也是苏妈,儿子在最后一届残奥会比赛状态不佳,飞去赛场帮儿子调整心态的还是苏妈。影片中“女子本弱为母则刚”的苏妈,让人联想起经典港片《岁月神偷》里也是由吴君如扮演的母亲。
毋庸置疑,电影中母子互相砥砺的感人剧情,的确拍出了积极正能量的体育传记之感,剪辑叙事节奏也行云流水,甚至还抛出了残奥与奥运获奖运动员待遇不对等的问题。但联瑞影业出品的电影,总是背负太多思想包袱。
诚如《燃野少年的天空》的天马行空构思,《妈妈的神奇小子》的编剧同样“背大锅”,一部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塞下许多情节。这是该片的第一个缺点,因为从亚特兰大奥运会一直拍到北京奥运会,太杂太乱的剧情,难以让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电影中有些副线拍了等于没拍,比如弟弟那条线,父母认为,弟弟的出生只是为了照顾苏桦伟的后半生。片末,弟弟在爷爷的遗像前为哥哥在残奥会取得佳绩欢呼,但他长期以来遭受到苏妈不公平待遇的心结,似乎没有解释也没有解开。全程有些渲染情感的地方同样莫名其妙,电影真正让人感动的地方并不多,叙事工整平淡,没有情绪的起伏。可以说,金句和鸡汤式的台词,失去了渲染情绪的意义。
第二个缺点是普通话配音效果差,吴君如的配音让人容易出戏。
第三个缺点是作为传记片塞下许多情节,该拍的却没拍出来,苏桦伟一路跑残奥田径,整个过程未免太顺了。
妈妈的神奇小子观后感 篇2
东京残奥会开幕当日,被网友称为“苏神”的中国男子短跑运动员苏炳添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自己心目中也有一个苏神—香港伤残人田径运动员苏桦伟。
苏桦伟1981年出生在香港的一个普通家庭,爸爸是油漆工,妈妈无业,还有一个弟弟。苏桦伟是目前男子100米和200米跑T36级残疾人世界纪录保持者,被称为“神奇小子”。
《妈妈的神奇小子》中展现了对残障运动员出路的探讨。影片里,苏桦伟参加训练,每月只能领到3000港币的政府津贴,远低于送快递等普通工作。考虑到家庭经济负担,苏桦伟一度不想跑了,而他的妈妈则将目光放到了广告代言上。现实中,同工同酬的制度还需要不断推动制定落实,对残障运动员的未来规划,也应被用人机构纳入工作计划。
文艺创作、新闻宣传、科普工作,对消除歧视、营造助残氛围,同样有着不容小觑的效用。苏桦伟主演的电影《12秒58》,曾经收到了一些这样的评论:
“只要看见残疾人在社会中受到不公正待遇,就会觉得好伤心。希望社会能多些宽容理解吧。”
“二十年后的我,在录像中依旧被这个残疾少年在跑道上燃烧的激情所感染。”
妈妈的神奇小子观后感 篇3
“望着妈妈,et,go!"
他是不幸的,在同龄人中,一场病让他从普通人变成了异类。
她也是不幸的,在一群人中,一个儿子,让她遭受许多异样的目光与责怪。
当医生告知时,“你儿子得了黄疸病,也就是脑痉挛,你救,还是不救?”难以接受事实的她,猛地抬起头,铮然作声。“救!”一个字,是生命的最后一根弦,虽然这就是事实,但那是孩子。看见哭得撕心裂肺的他,却只能趴在玻璃上默默流泪,内心绞痛而无助。
从此,岁月压垮了她。身为苏妈,她一边忙于劳作,一边带着阿伟。那天,助听器找不到了。苏妈发疯地寻找,猛地想起儿子,抓开衣服,看见笑得正欢的他。苏妈这么多年来积压在心底的绝望猛然爆发,将阿伟放在绞衣机上,站在前方,用肝胆俱裂的呼喊,甚至威逼的鼓励,混杂着愤怒与不甘,喊着“你走给我看,不然我们一起去死。”她一次次用手指向眼睛,一次次喊着,而对面的儿子只是坐着,那样无知。苏妈瘫倒在机器上,绝望地哭。
泪眼朦胧中,突然伸出了一双手,紧紧地握着栏杆,支撑着一条腿,蹒跚地站起来。四目相对,在她惊愣的目光中,阿伟笑了。苏妈用颤动的手抱起,“所有人都不把你当普通人,你就做一个,不普通的人。”
苏桦伟的人生,是后发制人的路。
他的跑步节奏也像他的人生一样,后来居上。沉溺于起跑练习中,几乎让他忘记了初心,他不明白为什么要一直练习起步,他只想要跑步啊。
起步,就像一个人无从选择的出身,但苏桦伟了解自己,就像他说的一样,“我知道我起步比别人慢,所以才会更拼命的从后面追上来,就像我的命一样。”身后的赛道仿佛不是一条跑道,而是他奋力前进的人生之路。
而苏妈,则是苏桦伟绕不开的一个人物。
每一场比赛,苏妈都在终点看着阿伟。儿子刚开始训练跟不上,她就陪跑;每次不能进训练场,她就端个板凳默默观察与守候;儿子被队员排挤,她假装不经意去与对方谈心;发现儿子有喜欢的人,她小心鼓励他勇敢去表达。
就在这种小心翼翼中,苏妈白了头发,被岁月蹉跎,她何尝不是用一生的时光,用每一件事,给予他凝视呢?我想,在苏桦伟出生时,她已决定用一辈子接住他的灵魂。儿子的痛苦和焦虑,妈妈都懂,她只能向现实低头。
“为什么小明会比火车跑得还快?”
“因为,他有一个神奇的妈妈。”
就像那句“望着妈妈,et,go!”一样,母亲是每个孩子奔跑的永恒方向。
妈妈的神奇小子观后感 篇4
非常励志,非常感人的电影《妈妈的神奇小子》,吴君如担纲,影片为我们演绎了残疾人一样可以成就自己,包括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和付出,非常有教育意义,推荐。
奥运冠军不容易,残疾人的奥运冠军更是饱含了更多的血与汗与磨难。敬佩每一个这样的残疾人家庭,也希望他们的日子都不这么难。既然上天让你不一样,那就做一个不普通的人。
很朴实,没有过度渲染英雄主义和苦难,但就是看得热泪盈眶和热血沸腾。在讲述个人传奇的同时还不忘联系社会痛点和家庭的矛盾,同工同酬和忽略小儿子的感受让电影升华成一部好的现实题材电影。从一个残疾运动员辐射到整个运动员的境遇,告诉观众的不只是一个人的成功,还是更多人的失败和无力。
正如片中所说“同工不同酬”,奥运冠军和残奥冠军在现实世界的待遇是悬殊的,在电影界同样如此,为奥运冠军拍摄的作品多不胜数,但反映残奥比赛的作品寥寥无几。由戏骨级演员吴君如领衔的电影《妈妈的神奇小子》,根据残奥冠军苏桦伟的真人真事改编,但这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明星传记,影片更多的是在触探这个平凡家庭的生存之困,以及在向一条条赛道冲刺过程中的挣扎与突破。
真实的故事最感人,即便做好了心理准备不要哭,但观影过程依然屡屡破防,只因那不离不弃的母爱,与不屈不挠的拼搏,最令人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