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高分作文 > 导航

写挑扁担的作文

发表时间:2023-04-14

写挑扁担的作文(合集6篇)。

流逝的时光可以通过作文来记录,写作文有利于我们更好去组织语言词汇。好的文章是一种人生的洞见,如何打开作文写作的思维呢?相信你参阅以后一定会有所收获。

写挑扁担的作文(篇1)

我家的墙院里横着一根爷爷用了几十年的遍担。现在成了晒咸肉的工具。爷爷的扁担是用柏树做成的。两米长,两公斤重,光溜溜的透着亮。听爷爷说,这根扁担是太爷爷解放前从温州挑货上来的。虽然经历了两代人的风雨沧桑,却愈显柔韧耐用,担上一百多斤重货物吱吱作响,仿佛唱歌一般。

爷爷的扁担是那样重要。听父亲讲,过去一家人的生活来源全靠这根扁担。春天,爷爷用它把肥料一担一担地挑到田间地里,为农作物施肥,希望有个好收成。夏天,还是用它将小麦、蔬菜一担一担地挑回家。秋天,同样用它把稻谷挑回家,晒干后,入了仓。冬天,爷爷照样用它把山芋一担一担地挑回家,晒山芋丝,当作粮食。爷爷的扁担不但用来收获庄稼,而且日常生活也离不开它。

每天天没亮,爷爷早早起床,担上水桶到村口的那口老井中挑水,把家里的水缸盛满。有时,还用它担些东西到集市上,换些生活用品。农闲每个晴好的日子,爷爷就进山打柴。天刚蒙蒙亮,爷爷便将扁担、绳子准备好,吃完饭,带上干粮,踏着月色进了山。每天都要来回走上好几十里山路。一个冬天下来,门前便垛起爷爷用扁担从山中一担一担挑回来的柴堆。在严寒的冬天里,爷爷的手都会裂出一道道血口。

如今,家里盖起了楼房,装上了太阳能、自来水,再也不要到那口老井里挑水了。家里还添置了煤气灶,买了电饭锅,再也不用起早贪黑到山上打柴了。十几年前,家里就买了农用车,村里水泥路四通八达,免除了到田间地头挑东西的劳累。公交车到了村口,哪里还听得到扁担在集市上的低吟声。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爷爷的扁担早已“下岗”了。

写挑扁担的作文(篇2)

古时的一些俗语,似有种魔力,放之今日,仍有不可辩驳性。一句“娘想儿,流水长;儿想娘,扁担长。”便可将你看似对父母绵延不绝的思念之语堵在喉咙口,以致哑口无言,心虚之感油然而生。于是,自责了愧疚了。

于这里,我却想说,扁担之长的想念是可以理解的,也不能只因扁担之长的想念就将子女对父母的爱抹杀。

因了岁月年轮的增加,孩子与外界接触的圆半径不断扩大,相反父母的圈子却在缩小。于是矛盾出现了。子女的圈中活跃了各种因素:爱情、婚姻、事业、人际、孩子与父母;而父母的圈子仿佛变成一个焦点聚于孩子。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那么“流水长”与“扁担长”难道就不能理解了吗?

正如《变奏的乡愁》中作者所提及的,自己已成了孩子的第二故乡,自己对父母的思念自然也会变奏。况且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希望子女勇敢外出闯荡,他们不希望孩子在外时时惦念自己,于是将流水长的想念化为满满的祝福送孩子外出,自己则在老家静静地想念,静静地守候。难道此时的父母会怪子女的“扁担之长”不如自己的“流水之长”吗?不会的,因为思念已化为动力在延续……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父母身体安康。倘若一封家书或一通电话告知父母身体有恙,又有几个子女只是“扁担之长”的着急呢?李密的《陈情表》至今读来仍令人潸然泪下,为什么?因他对病中母亲的真心,一切名利官职与母亲相比又能算得什么?再看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的一个人物,因常年在外忙,母亲的最后一面也未见到,在家哭了三个月,并以《项脊轩志》的最后一句话自戒。可见,虽想念是“扁担之长”,但子女对父母的爱却是绵绵无绝期的。安好时的“扁担之长”是适度是理性,不安时的“流水之长”是爱。这样,“扁担之长”的想念又是可理解了。

看客又云:“那现今社会子女与父母反目的事例屡见不鲜,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随处可见,又怎么说呢?”不用说!我们这里所谈的想念全是基于爱上,若抛却伦理孝道,“想念”无论短长对他们来说也无足轻重了,他们的行为,只待舆论与法律的制裁。

心虚自责之感减轻之后,带着可以理解的“扁担之长”的想念在外闯荡,抱着“常回家看看”的心态常回家看看,母亲藏着流水长的思念会一直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等你。

写挑扁担的作文(篇3)

小时候,乡下是我童年的另一个乐园。

外公常年在外工作,所以,田里的农活儿都由外婆一人承担。印象里,外婆并不宽阔的肩膀上总担着一根又长又宽的扁担。“咯吱、咯吱”的挑担声,催着日升、催着月落、催着外婆的皱纹、催着我的成长……

那根扁担其实是用上乘的深山老竹制成的。据说是外公的爸爸花了几只草鸡和小半袋米从一个异乡人那儿换来的。在那个年代里,这根扁担挑起了这个家。岁月的侵蚀剥落了它深青的外衣,风雨的摧残磨得它滑溜溜的,常年的负重弯曲了它坚挺的“腰板”。

还记得,烈日炎炎下,外婆用磨得锃亮的镰刀“刷刷”地割下河边的杂草和田里争养料的各种草,扎两大捆,微微蹲下身,“嗨”地一声用扁担挑起草,摇摇晃晃在乡间的田埂上。

还记得,绿染乡村时,外婆用长长的粪勺从粪池中将那富足的养料送进两只大桶内,我捏着鼻子在一旁抱怨:“外婆,这么臭的东西,你还不嫌弃,连老扁担都嫌弃了。”外婆只是擦擦汗,笑着说:“要不是这肥料,你可吃不到新鲜的蔬果了。”于是,扁担又“咯吱、咯吱”在田野上欢歌般地跃动。

今年暑假,我再次回乡。

房舍变漂亮了,猪崽、羔羊长壮了,菜园里蔬果成群结伴地笑着、唱着,而外婆,愈显苍老。

我坐在后院陪外婆择菜,外婆脸上始终挂着微笑。我将心中的疑问吐露出来:“外婆,现在城里条件那么好,您的儿女个个都孝顺您,您为何不舍下这片村瓦而去城里和我们生活呢?”外婆愣了一会儿,而后顺手拿过墙角的那根扁担,凝视了一会儿,说道:“孩子啊,外婆是年纪大了,可我很知足啊。现在不愁吃穿,儿女又孝顺,天天拾掇拾掇这个家,心里便能踏实,天天能睡个安稳。”“那为什么放不下呢?”我疑惑道。“外婆是放不下这扁担呢!”

“放不下扁担?”我刚想讪笑,猛地觉得外婆的深义:外婆放不下扁担,其实就是放不下这个家,深深的土地情结是她的情感寄托。转念一想,其实外婆不就是这扁担吗?外婆凭一己之力让这个家越来越好,凭一己之力让儿女上了大学,圆了这乡村的梦。外婆的扁担啊!

扁担静静地躺在墙角,外婆的笑脸渐渐融进那云后的沉夕,我站在乡间的土地上,感受着外婆和她的木扁担演绎的乡土情怀……

写挑扁担的作文(篇4)

周五,是欢喜的日子。这天外婆会用扁担挑着几大包东西从乡下转好几辆公交车赶到我们家。

外婆的扁担,是那个年代一个家庭的支撑。

听母亲说,那时家里经济特困难,我舅从山里找到一根好竹子,不长不短的十分坚硬。做成什么好呢?外公斩钉截铁地说,做一根扁担吧。

那根扁担原是十分倔强的,直挺挺的怎么也不肯弯下来。弯的扁担可以省不少力气,但外公不肯偏就喜欢,任由肩上老茧不停地变厚。

后来外公病了,扁担交给了外婆,撑起这个家的责任也交给了外婆。

或许也是老了吧,这根扁担终于妥协了,他放下了直挺的腰杆,弯曲了,默默地为这个家付出着。

外婆是典型的农民,从小到老一直是这样,肩上挑着各种新鲜疏菜,徒步行几里到集市上去卖,带回家里来的是那些薄薄的毛票。扁担是这个家的精神支柱,这个家的一半是他立起来的,另一半则是外婆的辛勤付出。

岁月的磨炼使这根扁担越来越得心应手,扁担也早已成为这个家庭的成员,只要出工,外婆总是带着它,去田里摘个菜,帮邻居挑袋米,从集市换回些日用品。没了它,外婆的肩上空落落的,心里也空落落的,这个家就算不上完整。

记得那个周五,我七点十五分时步行去上学,突然听见马路对面有人喊我的小名,我循声望去正是我外婆,见她挑着那根扁担,扁担的两头是新鲜的各种时蔬,被汗水浸泡着的头发缠在一起,脸上满是皱纹,笑起来连眼晴都看不见。此时,她正侧过身来,把扁担拄在地上,大声地唤着:要好好学习哟!要听老师的话哟。脸上的笑容如花一样。我用力地点点头,向外婆回个笑脸,此时我知道她的心里如她的笑容般甜美。

望着她挑着的扁担渐行渐远的身影,我想起外婆每天凌晨就起床,挑着那根扁担,悄悄地离开,赶到菜市场卖菜,因为路远,差不多要四十分钟的路程,因为起得早,总是候不到公交车。我的心里不由地一阵辛酸,外婆的扁担早已撑不起这个家了,凭着微薄的劳保和几个辛苦钱,也只能供一个人生活,但外婆省吃俭用,每月竟能省下一大半钱,她总要把这些钱藏起来。外婆没有存银行的观念,她就是简单地藏起来,以备随时急需。

外婆的扁提不再是一种物质支柱,而是一种精神追求。对任何人来说,外婆的扁担早已不怎么重要,也不足以撑起现在的家,但她的扁担却挑着沉重的岁月,不管在何时何地,这根扁担永远是这个家庭最闪耀的一颗明星。

写挑扁担的作文(篇5)

我的爷爷有一根扁担,以前常常用他去挑东西。现在,因为,爷爷老了,不常用了,便把它放在了老屋的一个角落里。那个角落阴暗潮湿,底下又有一块缺口。当寒风透过缺口过刮进角落里时,它便开始瑟瑟发抖。这时,他多希望爷爷把他拿走。但他失望了,它深感到一种孤独。于是,它打开了记忆的窗口。

那应该是在年代很久远的一个赶集的日子,他想。有一个农民,用它挑着一担当时缺少而又不重的海货带到市场上卖,这一担货物使他一天暴富。从此,那个农民成了员外,有了自己的钱庄和自己经营的染织坊,他的生意如日中天。当然,它深知,这是扁担带给他的,要是,他那时他没有扁担,他,就不可能一次性把货物都带到市场上卖。如果,他当时没有一次性把货物都带到市场上去卖,那么,他剩余的货物将会腐烂,造成巨大的损失!更不会被有钱人家把他的海货抢购一空,导致得不偿失!所以,他把扁担敬如神明!天天擦拭,天天供奉。

扁担很开心,他为自己的前世而开心,但他更愿意回忆的是和我爷爷在一起的日子。

爷爷没有钱,也没有什么稀世珍宝,更不懂经商的那些事儿,只懂务农,稻子属爷爷栽得最好!春天爷爷挑着稻谷去播种。夏初,又用扁担挑着几寸长的禾苗移栽。秋天,用它挑着稻谷归来。到冬天,就把扁担收起来,放到厨房的角落里去,因为那里暖和,扁担不会腐烂。每到冬天,扁担都会自我安慰地说:春天马上就到,再忍一忍!

可这个冬天,似乎很久了

因为,第二年当春天来临时,爷爷突然觉得,他没有了往日的气力,便没有播种,自然也没有秋收,一年下来,库存的粮食还一大半,于是爷爷第三年春天就又没有播种。久而久之,爷爷觉得要扁担也没用了,便把它随手一扔,不管它了。但是,爷爷并没有停止种水稻。

爷爷虽然生活在农村,但也有一点小小的存款和收入。终于在一个新年存够了钱,买了台收割机。从此生活更用不到扁担了,于是对它就越来越冷漠了,甚至,都不知道家里有没有扁担!

在爷爷在买来收割机的第一个清明,要播种了,他便从阁楼上搬下来了一箩筐米,扁担高兴极了,以为爷爷又会用他挑着那些米,去农田播种,但,爷爷遗忘了它,向邻居张爷爷借了一条扁担,挑起那些米,往收割机里倒去。它失望了,它一直躲在那个角落,它不再盼望着爷爷回想起它。它的世界里也顿时消失了春,夏,秋三个季节,只剩下来满天飞雪的冬!

一转眼,已过了数载,扁担还在那个角落,还是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墙边布满了青苔,它也开始腐烂了。仍在想着那些与爷爷陪伴的快乐的日子

写挑扁担的作文(篇6)

每次听到扁担的咯吱声,我总会想起爷爷那黑黝黝的脸庞;而每到吃西瓜的时候,眼前总会浮现爷为了种西瓜,风里来雨里去的情景。

清晨,淡黄色的阳光星星肥料点点洒向大地,我还睡意蒙眬时,爷爷便穿着那件单薄的绿衬衫,脚踏一双解放鞋,准备出门了。爷爷走到门口,拿起扁担,熟练地用扁担挑起两个装满了肥料的铁桶。

咯吱、咯吱走几步,爷爷便要推一推肩上的扁担,也许是因为铁桶实在有些重,扁担摇晃起来特别厉害,把爷爷的身体也带得摇摇晃晃。

咯吱、咯吱中午,爷爷回来了。远远的,便能听到扁担发出的声音,我赶忙跑到门口迎接爷爷。虽然铁桶已经空了,但爷爷走得更慢了。

爷爷的那件绿衬衫已经湿透了,搭在肩头,散发着阵阵汗味。爷爷的背上、胸前满是汗水。我给爷爷端上一杯水,爷爷一口喝下,吃力地叹了口气。

不到一袋烟的功夫,爷爷又穿起那件湿透了的衬衫,准备去给西瓜浇水。爷爷拍拍我的头,在家好好看书。说完,爷爷便向烈日底下走去。咯吱、咯吱,扁担声在小路上回荡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扁担咯吱、咯吱的声音伴着我慢慢长大了。再看看爷爷日益瘦弱弯曲的背影,我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一定要好好读书,让爷爷高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