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第2首读后感。
书是人的好朋友,它帮我们打开世界的一扇窗。可想而知读书多么重要,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一两本经典作品。而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时,脑中不停的会有新的想法,这些阅读的所思所得就是我们作读书笔记的素材。你是否为此为写一篇读书笔记而苦恼了。以下是小编吐血整理的“[分享好文]悯农(2) (唐)李绅:唐诗之一”,欢迎阅读,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悯农(2)(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词释:
1.粟:谷子,去皮后就小米。这里指粮食作物的种子。
2.子:谷子。
3.海:全国之内。
4.闲田:空闲的、没有利用的土地。
5.犹:还是。
古诗词作者背景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他是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参加者,而且是写新乐府诗,最早的实践者,和白居易、元稹的关系很密切。
古诗词今译
春天种下一粒粟种,秋天收获万颗粮食。四海之内没有荒田,还有农民活活饿死。
古诗词名句赏析
诗人形象地用种和收,一粒粟就变成了万颗子描绘出农民的劳动;而且全国的土地尽被开垦,毫无荒废,我们由此能够想象出一个遍地谷穗金黄、粮食堆积如山的丰收景象。而四海无闲田则显示了农民的勤劳和辛劳,诗歌最后一句笔锋陡转,揭示出一个残酷的实现:创造丰收的农民却被活活饿死。这一巨大的反差形成极大的震憾力量,它迫使我们深思,是谁造成了农民的悲惨命运?诗人用通俗明白的语言声讨了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也使我们认识了当时社会制度的极度不公正。
dsbj1.com编辑推荐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唐诗其二
“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我们都知道读一本好书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在书中获得知识读经典书籍作品就很有必要。而阅读了作品之后,我们一般对于这个作品都会有自己的感悟,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将自己的想法一笔一划的记录下来,你对写读书笔记熟悉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悉心准备的“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唐诗其二”,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释
选自《李义山诗集》。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现河南泌阳)人。唐代诗人。这首诗是寄给友人或妻子的。当时诗人在巴蜀,友人或妻子在长安,所以说寄北。与杜牧合称小李杜。
1、寄北:寄赠给住在北方的友人。
2、君:你,指作者的妻子王氏。
3、巴山:也叫大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泛指巴蜀之地)
4、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
5、共剪西窗烛:指在西窗下伴着烛光(促膝倾谈)。
6、剪:剪去烛花,使烛光更加明亮。
7、却:副词。还,且。表示轻微的转折。
诗的内容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年代及作者
李商隐(813年858年),男,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其中李商隐的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王安石语),杜牧的诗风则更近似李白。
李商隐在艺术上有杰出的成就,他的诗以七律成就为最高,其他五言、绝句、七古、五古等也多有名篇、多出警句。他的诗重意境,幽微含蓄,深情绵邈,隐晦曲折,寄托极深,秾艳绮丽,金玉其外,精粹其中;善于利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通过想象、联想和象征,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他的比兴取法《诗经》,美人香草效仿《离骚》,深厚沉浑得杜甫诗神髓,绮丽的想象、用语则直接得益于李贺。如果说李贺的诗偏于想象,则李商隐的诗重于象征。
李商隐的诗于宋初十分流行,西昆体仿效义山诗的用典,后成为西昆诗派,但只是机械地学到了堆砌辞藻,而不能得义山诗的神髓。
李商隐的咏史诗借古讽今,毫无顾忌,如《马嵬》二首直指唐明皇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这样指斥乘舆的勇气在政治宽松开明的唐朝也并不多见;而《咏史》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北齐》中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等诗句都是对唐敬宗奢靡之风的直斥和讽喻;名篇《贾生》:夜半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斥责晚唐诸帝求仙访道炼丹图长生,并因此误国的荒唐行为。《行次西郊一百韵》则真实地描写了甘露之变三年后兵祸旱灾后民不聊生的情形,并追述了百余年来国家的一系列重大变化,从今昔对比中探求政治的出路,忧国忧民,颇似杜甫的《北征》。
李商隐的爱情诗成就极高,他的《无题》诗十余首,取前两字为题而实质是无题的诗又有十余首,如《锦瑟》、《碧城》、《为有》等,其他似有题而实无题的诗若干首,写缠绵悱恻的爱情,写幻想,写伤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他的《锦瑟》文字锦绣华美,字面意义易于理解而内容极深,历来有一篇锦瑟解人难之称。此外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等也都给人以极深的印象。
与李贺一样,李商隐也善于写梦;人生如梦,梦如人生,在李商隐的诗中,这两种境界水乳相溶,借梦寻得对痛苦人生的解脱,借梦寻得灿烂美丽快乐的人生。如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牡丹》);十年长梦采华芝(《东还》)等。
李商隐的诗固然是诗苑奇葩,文也是文囿异卉。他的诗情真意切,绵邈曲折,散文却峭直刚劲,独出机杼,锐不可当,驳尽世俗定见,直抒胸臆;工本章奏则典丽公整,才情富瞻,不受文体所限而善于表情达意,对后世影响很大,被奉为四六文的金科玉律。
《李商隐全集》以清人冯浩的《玉溪生诗集笺注》三卷、冯浩详注《樊南文集》八卷、钱振伦钱振常兄弟笺注《樊南文集补编》十二卷汇合成全集,并删除笺注而成,内容全而篇幅不长,价格较低,并在书后附以李贺诗集,适合有一定古文基础而又喜爱晚唐诗文的读者阅读。
诗的出处
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三册)(中华书局1998年版)。
诗的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还没有定回来的日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秋雨涨满水池。什么时候你我重新聚首,在西窗下伴着烛光促膝倾谈;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诗文赏析
这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但秋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所以回答说:君问归期未有期。这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诗人与夫人王氏伉俪情深,时刻盼望能速归故里,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而此时,只能苦苦思念。诗只有四句,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何当为设想之词,设想由实景而生,所以第二句中的巴山夜雨成为设想中回忆的话题,自然成为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样的巧妙诗句。
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以典雅华丽、深隐曲折取胜,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中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指妻子。诗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
情深意远思绪缠绵
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夜雨寄北》一诗,指出了李商隐诗歌创造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形象、细腻、含蓄、深刻。?
李商隐(813-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晚唐著名诗人。?
李商隐的诗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风格,正如周振甫所评:有百宝流苏的绮丽,有千丝织网的细密,有行云流水的空明?①,他的诗歌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开辟了一种新的意境,丰富了唐诗的艺术成就。本文仅就李商隐《夜雨寄北》一诗的赏析,揭示其诗歌创作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形象、细腻、含蓄、深刻。?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诗人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他在长安的妻子的诗。李商隐对妻子的爱很真挚,他们结婚不到12年,妻子便死了。就是在那12年中,由于诗人到处飘泊,也不能和妻子经常团聚。俗话说:小别胜新婚。李商隐与妻子的分别却常常是久别,因而对夫妻恩爱、相思情长就体会的更深、更强烈。在其笔下就呈现出春蚕吐丝、蜡炬成灰般的挚着热烈,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首小诗写得明白如话,不用典故,不用比兴,直书其事,直写其景,直叙其话;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蕴无限深情于质朴无华的词语之中,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余地。?
首句起笔以君直呼对方,以独特的视角勾画出一幅夫妻相思温情脉脉的画面:亲爱的妻啊,你肯定是怀着急切的心情问我何日是归期,那么,现在我告诉你,我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家。这句诗的独特之处在于诗人以错位的视角写相思之情,即对方未必真有信寄来询问归期,而是诗人自己设想妻子思念、询问归期。在我国古诗中写相思之情的诗,往往并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而是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通过这种手法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如杜甫的《望月》就是通过设想妻子在月夜对自己的思念来表现自己对妻子的思念。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看似平淡,却把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注入到了每一个字中,委婉、深情、耐人寻味。?
巴山夜雨涨秋池直写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写景。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巴山,秋夜,大雨淋淋。作者对这个环境作了较为具体的描写,不仅写了天上所淋之雨,而且写了地下所积之雨。透过写实的景物,使人仿佛感受到了这样一个气氛:周遭一片黑夜迷茫,大雨滂沱,池水涨满,作者身边无一个亲密的友人,雨骤风狂,人事寂寥,此情此景使人倍感孤独、凄凉。这淋淋的秋雨使人心烦,盈盈的池水令人情满,自然作者的内心情感也汹涌难平。那么,涨秋池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所以,写景中又深深地透着写情,写的是环境,但绝不单单是环境,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情字。这样,情景交融就构成了一种艺术境界。
本诗写了两次:巴山夜雨,第一次是实写,第二次是虚写、想象与妻子团圆,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巴山夜雨情景。
如果说前两句是实写当前景的话,那么后两句则是虚写未来情。诗人在秋雨绵绵之夜,触景生情,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丰富而自然的联想来表现他们夫妻的恩爱之情。诗人在此选取了两种情态:一个是动态共剪,一个是语态却话。共剪西窗烛,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一个共字极写了亲昵之情态。而何当一词却又把诗人描绘的美景推向了远方,推向了虚处。这美景原来不过是诗人追念、向往的,至于何时重回温柔乡中,一切都在未有期中。这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又是多么无奈的事情。这一句,字字含情,却又不着一个情字,表达非常含蓄。?
传情莫过于语言,言为心声,诗人想象夫妻二人团聚在一起,秉烛夜话,进行心灵的交流。却话是回溯追想,诗人此时设想彼时,而彼时正谈论此时,谈论的是巴山夜雨之时的思念之情。在这首短小的四句诗中两处出现巴山夜雨的字样,这种情况在一般的古诗中是绝少见的,?
形象、细腻、含蓄、深刻,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分享好文]杜甫:《不见》之五
古语有云: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我们平时也需要多阅读一些书籍书籍,阅读的过程,也是情感不趣起伏的过程,那么,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将它记录下来也方便了我们以后随时也可以翻看,你现在正在想写一篇读书笔记吗?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分享好文]杜甫:《不见》之五”,供大家参考,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些许帮助。
杜甫:《不见》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全文赏析
开头一句,突兀陡起,好像蓄积于内心的感情一下子迸发出来了。“不见”二字置于句首,表达了渴望见到李白的强烈愿望,又把“久”字放到句末,强调思念时间之长。杜甫和李白在兖州分手,已有整整十五年没有见面了。
紧接着第二句,诗人便流露出对李白怀才不遇、因而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古代一些不满现实的人也往往佯狂避世,象春秋时的接舆。李白即自命“我本楚狂人”(《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并常常吟诗纵酒,笑傲公侯,以狂放不羁的态度来抒发欲济世而不得的悲愤心情。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人却不得不“佯狂”,这实在是一个大悲剧。“佯狂”虽能蒙蔽世人,然而杜甫却深深地理解和体谅李白的苦衷。“真可”两字修饰“哀”,生动地传达出诗人无限叹惋和同情的心事。
这种感情在颔联中得到进一步展现。这两句用了一个“反对”,产生了强烈对比的艺术效果。“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永王李璘一案,李白被牵连,这些人就叫嚷要将“乱臣贼子”李白处以极刑。这里“皆欲杀”和“独怜才”,突出表现了杜甫与“世人”态度的对立。“怜”承上“哀”而来,“怜才”不仅是指文学才能,也包含着对李白政治上蒙冤的同情。杜甫另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一诗,以苏武、黄公比李白,力言他不是叛臣,又用贾谊、孔子之典来写他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悲剧。而这种悲剧也同样存在于杜甫的身上,他因疏救房琯而被逐出朝廷,也是“世人”的不公。“怜才”也是怜己。共同的遭遇使两位挚友的心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了,这就是杜甫深切哀怜的根本原因。
颈联宕开一笔,两句诗是对李白一生的绝妙概括,勾勒出一个诗酒飘零的浪漫诗人的形象。杜甫想象李白在飘泊中以酒相伴,酒或许能浇其块垒,慰其忧愁。这一联仍然意在写李白的不幸,更深一层地抒发了怀念挚友的绵绵情思。
深情的怀念最后化为热切的呼唤:“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诗意承上“飘零”而来,杜甫为李白的命运担忧,希望他叶落归根,终老故里,声声呼唤表达了对老友的深长情意。“匡山”,指绵州彰明(在今四川北部)之大匡山,李白少时读书于此,这时杜甫客居成都,因而希望李白回归蜀中正是情理中事。就章法言,开头慨叹“不见”,结尾渴望相见,首尾呼应,全诗浑然一体。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假藻饰。律诗往往借景抒情,或情景结合,胡应麟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如五言律体,前起后结,中四句,二言景,二言情,此通例也。”(《诗薮》)杜甫往往打破这种传统写法,“通篇一字不粘带景物,而雄峭沈著,句律天然”(同上)。这首诗就是用的倾诉心曲的写法,不装点景物,感情深厚,同样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采用这种写法必然要吸收口语、散文的成分入诗,首先是剥落华藻,语言质朴自然,如本诗语言看似平常,却写出了对友人的一往情深;其次是通过散文化使精工整饬的律体变得灵活多姿,便于传情达意,如此诗用虚字转折诗意,使对偶不切等。这种律诗改变了传统的妃青俪白、四平八稳的老调,增强了律诗的表现力。
写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题下自注:“近无李白消息。”可能是李白因永王事流放夜郎被赦,又得到郑虔在台州的消息后,引起对李白的思念而写的。次年即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李白就去世,所以诗也应是杜甫怀念李白的最后之作。
一说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
[范文收藏]怨词二首之一:唐诗之三
古语言: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阅读完相关作品以后,相信心中会有不少的心得,为了记录文章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以及阅读文章的感受,一篇读书笔记是很有必要的,那么,你有没有收集优秀的读书笔记呢?小编已为您准备好了《[范文收藏]怨词二首之一:唐诗之三》,欢迎阅读,希望这些可以帮助到大家!
怨词二首之一
妾有罗衣裳,
秦王在时作。
为舞春风多,
秋来不堪著。
译:
我有一件绸缎的衣裳,那是秦王时候裁。
春天里常常舞动生风,如今秋天到来不能再穿上。
品:
女为悦已者容,不得求悦,正如士不得为用。
崔国辅,吴郡人。开元中,应县令举,授许昌令。累迁集贤直学士,礼部员外郎。后坐事贬晋陵郡司马。诗一卷。
南浦别 白居易:唐诗(篇二)
书是人的好朋友,它帮我们打开世界的一扇窗。大凡成功的人士,他们都和书籍有着不解之缘,而当不同的人在看完作品后,相信也会有对于它的专属心得体会,那么,就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的写一篇属于自己的读书笔记吧!你对写读书笔记熟悉吗?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南浦别 白居易:唐诗(篇二)”,赶紧看看对您有没有帮助吧,喜欢请收藏哦!
南浦别白居易
诗人:白居易朝代:唐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唐诗童声朗读mp3下载
【赏析】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款款地流泻出依依惜别的深情。
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而且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南浦,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楚辞九歌河泊》: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故南浦象长亭一样,成为送别之处的代名词。一见南浦,令人顿生离忧。而送别的时间,又正当西风袅袅的秋天。秋风萧瑟,木叶飘零,此情此景,怎不令人倍增离愁?
这里凄凄、袅袅两个叠字,用得传神。前者形容内心的凄凉、愁苦;后者形容秋景的萧瑟、黯淡。正由于送别时内心凄凄,故格外感觉秋风袅袅;而那如泣如诉的袅袅风声,又更加烘托出离人肝肠寸断的凄凄之情,两者相生相衬。而且凄、袅声调低促,一经重叠,读来格外令人回肠咽气,与离人的心曲合拍。
后二句写得更是情意切切,缠绵悱恻。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最后分手,是送别的高潮。诗人捕捉住这关键时刻一个最突出的镜头:分手后,离人虽已登舟而去,但他频频回过头来,默默而看。看,本是很平常的动作,但此时此地,这一看却显得多么不寻常:离人心中用言语难以表达的千种离愁、万般情思,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从这个看字,我们仿佛看到那离人踽踽的身影,愁苦的面容和睫毛间闪动的泪花。他的每一看,自然引起送行人肠一断,涌起阵阵酸楚。诗人连用两个一,把去留双方的离愁别绪和真挚情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诗人劝慰离人:好去莫回头。──你安心去吧,不要再回头了。此句粗看似乎平淡,细细咀嚼,却意味深长。诗人并不是真要离人赶快离去,他只是想借此控制一下双方不能自抑的情感,而内心的悲楚恐怕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首小诗短短二十个字,诗人精心刻画了送别过程中最传情的细节,其中的描写又似乎人人心中所有,如离人惜别的眼神,送别者亲切而又悲凉的话语,一般人都会有亲身体验,因而能牵动读者的心弦,产生强烈的共鸣和丰富的联想,给人以深刻难忘的印象。
荷花赞:诗歌之一
古语言: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在阅读的时候,我们经常会与故事情节产生共鸣。为了避免忘记读这本书时所感触到的思想,我们通常会记录下读书笔记,我们能从优秀的读书笔记中写到什么呢?小编已为您准备好了《荷花赞:诗歌之一》,供大家参考,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些许帮助。
美丽的荷花,浓香溢满荷塘
粉色脸膛,绿色衣裳
沐浴着晨曦,美丽大方
蝶飞蜂拥鸟唱歌
青蛙呱呱叫,鱼儿尽徜徉
游客观赏笑声朗
恋恋不舍,点赞夸奖
你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你全身是宝,造福人类
你在荷塘深处,
不辞劳苦,奉献莲藕
美食美味美心情
莲藕功效人人颂
生吃鲜藕
清热解毒,解渴止呕
熟吃鲜藕
健脾开胃,益血补心
莲藕功效多,不再一一说
你美丽娇艳,为人贡献
你净化了空气,使人心情舒展
你提供了美食,花果奉献
你浑身是宝,人人点赞
20xx年7月15日
网友荐稿:览镜 :唐诗
古语言: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我们平时也需要多阅读一些书籍书籍,在阅读的时候,我们经常会与故事情节产生共鸣。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将自己的想法一笔一划的记录下来,读书笔记你知道怎么写更好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选的“网友荐稿:览镜 :唐诗”,欢迎阅读,希望这些可以帮助到大家!
览镜
岁去红颜尽,
愁来白发新。
今朝开镜匣,
疑是别逢人。
译;
一年又去没有留下一点红颜,带来的忧愁又增添着白发。
今天早晨打开镜匣,错误地以为正与别人相逢。
品:
没有真实而细腻的感受,怎能道出疑是别逢人这样的诗句?有此一句亦堪称一绝了。这种夸张不是神情恍惚时也道不出。
李崇嗣,则天时奉宸府主簿。圣历中,曾奉敕预东观修书,见沈佺期《黄口赞序》。
好范文推荐怨情:唐诗之三
有名人说:“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可想而知读书多么重要,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一两本经典作品。在阅读的时候,我们经常会与故事情节产生共鸣。这是感触是非常难得的,它是我们去写作读书笔记的宝贵素材。你对写读书笔记熟悉吗?小编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好范文推荐怨情:唐诗之三”,敬请阅读,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怨情
美人卷珠帘,
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
不知心恨谁。
译:
美人儿卷起珠帘,久久坐着紧锁双眉。
只见她泪痕未干,不知恨人还是恨己。
品:
意境简单,情感哀婉。心中的秘密无人知道,带给我们无尽的惆怅。不知心恨谁现代已写进流行歌词。
2022范文:入潼关 [李世民]:唐诗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书,热爱阅读,是一个人成功的不二法宝,而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时,脑中不停的会有新的想法,这时候,我们不妨坐下来好好写一篇读书笔记,读书笔记,需要重点写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悉心准备的“2022范文:入潼关 [李世民]:唐诗”,仅供大家参考,如果喜欢可以收藏!
入潼关[李世民]
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霜峰直临道,冰河曲绕城。
古木参差影,寒猿断续声。冠盖往来合,风尘朝夕惊。
高谈先马度,伪晓预鸡鸣。弃繻怀远志,封泥负壮情。
别有真人气,安知名不名。
听古诗儿歌:古诗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