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读后感。
坚持读书这件事没有人教你,主要是看自己有无决心和恒心。读着作者的作品,体会着作者在写作时的思考,也能让我们有更多感悟,读后感中“读”是“感”的前提和引子,“感”是“读”的结果和目的你写过作品的读后感吗?以下为读书笔记吧的编辑为你收集整理的悉达读后感,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悉达读后感 篇1
惊艳。
如果说《悉达多》是一首浪漫主义诗歌,那么《刀锋》中的拉里则活成了悉达多。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为了找到答案,悉达多放弃了婆罗门的地位和名誉,在森林中苦行;拉里和相爱的未婚妻解除婚约,去欧洲自我放逐,都曾在欲望中放纵和迷失,也都在导师指引或者顿悟中遇见自己。
《刀锋》开头引用了印度教经典《迦托·奥义书》:剃刀边缘无比锋利,欲通过者无不艰辛;是故智者常言,救赎之道难行。
悉达多对歌文达说,“我的犯罪是必须的,我需要欲望,必须为财产而奋斗,必须经历厌恶和绝望的深渊,为的是不抗拒这种种,为的是学会去爱这世界,为的是不再把这世界同一种臆想的世界相比较,而是接受这个世界,去爱它,为自己属于它而高兴”。
二者异曲同工。
每个人内在都是有神性的,在欲望被物质填满,灵魂被科技裹挟的今天,《刀锋》《悉达多》这样的书让你看见自己,发现自己,在虚假、迂回和错误中体验自己。
如悉达多所说,
“心境淳朴,清醒,关怀眼前遇到的一切,不带任何怀疑,就这样活在这世界上是美好而愉快的事。”
年度最喜爱作家:黑塞。
悉达读后感 篇2
不止一次看到强烈推荐,对其评价极高,抱着不看不能评价的想法去看了。
看的时候突然想到,抱着这样吹毛求疵的念头,真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啊,既然看了,就好好欣赏和学习它的长处吧。
这部小说非常容易读下去,大量的排比句的作用,让作品有一种长篇叙事诗的优美(译者功不可没)。后半部关于亲子之爱的反思很深刻,很少看到文学作品里有这样的深度。
看完后总体还是觉得盛名难符,当发现我在用什么做比较对象时,自己也觉得好笑。
这部作品好比登山动员书,言辞优美、引人入胜,而我已经在登山,更需要路径指南和说明。
看《悉达多》最大的收获是,明了术业有专攻,如果需要得到什么专业的指导,还是请教专业人士--挑剔这部小说在求道方面的阐释不如高僧大德的教导,对作者委实太不公平。
又,另一个译本中译者提到这部书曾在美国大学风靡一时--如果大学时读到这一部,想来是会十分惊艳吧。
悉达读后感 篇3
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将去向何方、我将如何寻求永恒……这是一本始于佛陀叩问的书。
青年悉达多厌倦了婆罗门生活,与好友歌文达一道跟随沙门修行。在舍卫城他们聆听了佛陀乔达摩的教义,歌文达选择追随乔达摩,悉达多则继续修行之路。他在城市中结识名妓甘玛拉,并通过她结识了商人卡玛士瓦密,开始追逐情欲和名利,直至对一切产生厌倦。他再次拋下世俗,决心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河边,在绝望的瞬间,他听到河水的.声音……经过几乎一生的追求,悉达多终于体验到万事万物的圆融统一,所有生命不可摧毁的本性,并最终将自我融入了瞬间的永恒之中。
他困惑于沙门们修行的方式,渴望沉进阿特曼,渴望悟得无以言表的天堂之乐;他困惑于佛陀乔达摩的彻悟,渴望离开所有的教导,希望单独去达到自己的目标、寻求解脱;他困惑于自己竟会被世俗所累,热烈地希求空寂、安宁、死亡,希求从这污秽的红尘中解脱……悉达多一直在追求自我,即灵魂,在追求灵魂的过程中,他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但他永远得不到满足,因为那时的他,心中充满着欲望。
船夫瓦树地瓦与那条河,带给悉达多一生中最长时间的心灵平和。在河水面前,他重新听到了那神圣的"唵",他在内心默诵,他又感知到了梵,感知到了不灭的生命,明白了所有神圣的东西,所有的、已经愈渐世俗的他已经几乎忘记的东西——
他是在历经了许多歧途之后慢慢从大人变成了孩子,是从思想者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走过的这条路是好的,纵使他沉沦过、放纵过,为了能体会到慈悲,以往的他必须去历经绝望,为了在"我"中找到阿特曼,为了生活下去,为了真正的解脱。
每一个真理的反面也同样是真实的。一个真理,如果它是片面的真理,就只能以文字表达出来,也只能局限在文字的范围内。每一样事物,要是只用思想来思考和用文字来表达,都是单方面的,都只是一半的真理,它缺乏完全、圆满和统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思考即是一种轮回,一次又一次的轮回,又仿若涅槃重生。
世间的每一瞬间皆为圆满,一切罪孽都承载宽恕。在我看来,存在中的每一样都是好的——死亡同生命一样好,罪恶同神圣一样好,智慧同愚蠢一样好。每一样东西都是必需的,每一样东西所属于我们的,仅仅是我们的赞同、我们的承认、我们的理解。这个世界本没有什么真相,你看到的即是真相,即是结果,即是圆满。
悉达多经历的,正是一个具备正常人格的普通人也都要经历的。他经历了从婆罗门到沙门,再到自我,再到摆渡人的转变,最后找到了信仰,信仰世间的万物,而不再拘泥于某一种教义和思想。好像不是在看小说,而是在理解一种意境、学习一种大彻大悟的智慧,学会抛开世俗的眼光去寻找真实的自我。
一切都中我的意,一切都与我相得。我们花费一生去找寻的真"我",在生活中某一刹那醒来,愿我们能够早日发现并热爱自己。
悉达读后感 篇4
这本书到底该怎么评价?
悉达多,婆罗门,向诸神祭拜,学习各种知识;
转沙门,学习斋戒,学习将自我寄托在其他物上,却仍无法摆脱自我;
拜见神,被神所深深打动,却不愿意成为神的弟子,坚持要靠自己获得真知;
入尘世,为心爱的女人去经商,沉迷于赚钱、做爱、赌博、吃喝,逐渐失去原本骄傲的那个自己;
去远方,一度厌恶自己到想求死,关键时刻开悟,明白一切的作贱自己只为失去自己,空杯方可满杯;
做渡夫,听河的声音,从中学习各种知识,却遇到了亲生儿子;
初为父,不忍教导不忍责罚,想以爱感动儿子,这谦和智慧却被儿子视为屈辱,最终儿子逃离;
不忍离,思念儿子,被河教导,想起了自己的父亲也是被如此远离,万物皆轮回,一切俱合理。
悉达多,你已成为圣人,已可对昔日的朋友传授真相,可是,智慧,本就不是能通过语言表达的,看过这本书,我依然得自己去体会,去感受,去走这一遭。
悉达读后感 篇5
今天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读了《悉达多》,看完后有许多情绪涌上心头。
《悉达多》副标题其实是一首印度的诗,她在豆瓣评分9.4分,是很多大v都在推荐的书籍。
书籍里描述了悉达多开始修行的道路,不断的在寻求答案,找到真正的目的,甚至见到佛陀还是觉得佛陀说的答案没有达到他的想法。他宁愿入俗继续寻找答案。
悉达多沉溺于骄奢淫逸的物质生活时,作者这样描写他的心理现实:“就像湿气一样,一点一点进入快死的树身里面,一点一点多起来,一点一点把树身腐烂掉;这个凡俗的世界和它的生活惯性也是同样,它们一点一点地偷偷钻进悉达多的灵魂,充满他的灵魂,使他的灵魂变得沉重、忧郁,感到疲倦,最后沉入睡乡。”非常多的描述,一次次打到人的内心里,把整个人物的塑造立体又一点点推动内容的发展。
后来,他突然发现这不是他所期待的方式,他还是没有找到那个期待的“我”的答案。本来想直接一了百了求死却被他的朋友乔救了起来,他又来到曾经免费送他渡河的船夫那里,船夫说河流会给我们答案,河流的过去和未来都没有一样的,它会在每一个时刻都认真倾听着我们。
船夫给悉达多度过了特别难熬的日子,而他也体会到,原来我们根本不需要一路在追寻着答案,他通过第二次渡河,还有和船夫的交流中,他也在渡着自己的意识和观念,他终于明白,自己找的答案就在自己身上。
在书尾,当他的朋友乔通过悉达多看到了不同世俗的景象,那个景象就是活生生的生活,他有爱恨嗔痴,有离别相聚,有苦楚有喜乐,一切都是由这些构成的。
我们这一生,要自己上路,路过踌躇满志,路过困顿怀疑,路过傲慢无理,路过世俗功利,路过爱与不爱,路过幡然醒悟,路过接受理解,路过自己的一生。
终于理解为何这么多说当你迷茫和困顿的时候要去读一读《悉达多》每个人的感受都会不同。因为我们在生命长河里都是唯一的个体,我们只有我们自己的生活形态。
我们就是悉达多,我们在一生中都在追寻,追寻每件事的答案,追寻活着的价值,追寻生命的意义,无非这些就和当下相关。
书里提到,知识可以分享,智慧无法分享,它可以被发现,被体验。
同时,一个探求之人…往往只关注探求的事物。他一无所获,一无所纳。因为他一心想着探求,被目的左右。探求意味着拥有目标。而发现则意味自由、敞开、全无目的。可敬的人,你或许确实是位探索者。但你却因努力追求目标,而错过了些眼前事物。
人独自行过生命,蒙受玷污,承担罪过,痛饮苦酒,寻觅出路。
每一句话,就像每一个给我们的提醒。人生道路漫长,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一切都是本质和当下。
悉达读后感 篇6
每个人心中都有两个“我”,一个悉达多,一个乔达摩——读黑塞《悉达多》
阿特曼是人的知识的尽头,是无,是空,是不可说,不可想。是上帝的静谧之海。当你安住当下,不再寻求解脱,解脱才会不期而至。
——赫尔曼·黑塞《悉达多》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诗人,是德国著名的作家和诗人,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被雨果称赞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悉达多》等。
01
引子
看到《悉达多》的书名,以为是释迦牟尼的传记(释迦牟尼又名乔达摩·悉达多),翻到一小段后,才发现自己好像错了,又好像没错。
说自己错了,是因为这本《悉达多》讲述的是一个历经沧海追求终极至善的悉达多历经一生悟道的故事,是一本小说,并不是传记;说好像又没错,是因为历史上的释迦牟尼曾放弃富贵,出家寻求真理,百转千回,终超凡入圣,顿悟成佛。而黑塞巧妙地将释迦牟尼的姓名“乔达摩·悉达多”一分为二,乔达摩是已经得道的佛陀,而悉达多则是一位离家出走修行的婆罗门后裔。前者代表世间的真理,后者代表人生的体验,两者缺一不可又相互印证。作者还安排了一场悉达多和乔达摩的会面,也许,在黑塞心中,他们本来不同亦不异,不过是的同一个人的不同生命层次。
禅宗讲“明心见性、顿悟成佛”,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佛,若达到“自性悟”,则“众生皆是佛”,我们现在也常说所谓“遇见了自己”,那怎样才算“遇见了自己呢”?
也许就如同书中悉达多的悟道之旅:出世、再入世,让心中本我的“悉达多”遇见真我的“乔达摩”,最后达到物我两忘万物圆融的境界。
02
本书简介
《悉达多》是一部很特别的小说,因为他不是写常人实现各种“小目标”的奋斗历程,而是描写一个天赋异禀的印度婆罗门世子如何完成“人类终极目标”的小说。
这既是一本小说,也是一本哲理书,随便翻开一页,你也许都能找到看到一句触发你共鸣的句子。wwW.DSBj1.coM
故事不复杂,语言平实,有很多类似《圣经》那样平静叙述的文字,平静,但充满了力量。这是一本值得买来放在书房,可以经常重读温故的经典。
03
曾经沧海难为水——从入世到出世的救赎
少年时代的悉达多是一个印度婆罗门的儿子,家世显贵,英俊聪颖,本来锦衣玉食,有着高贵的出身和众人羡慕的前途,可是自己并不快乐,于是告别双亲,追随沙门走上寻道之路。遇到佛陀乔达摩后,聆听佛陀的讲经,佛祖的教义固然不错,也有成千上万的信徒皈依佛陀。可困扰悉达多的问题是佛陀的教诲从何而来?佛陀经历什么才获得这样的智慧?仅仅靠佛陀这些教义,仍然不能解开他受苦与无常的心门,于是告别乔达摩,投入凡尘,去体验世间的万般酸甜苦辣。
他遇到美艳的交际花,尽享情欲的欢乐;他遇见势利刻薄的商人,学会了买卖,尽享了荣华富贵。于是他跌落在这温柔富贵乡里,不再持斋,不再思考,不再等待。他酗酒,赌博,纵欲,日日夜夜,忘记了自己。年华渐渐老去,他看到了时间流逝的残酷,他觉醒,他终于在厌恶,悔恨,绝望,恐惧中觉醒,战胜了“贪嗔痴”的欲望,重又回到一个赤诚天真的孩子。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没有历经沧海,又怎能看破这凡尘的水!堕入完整的轮回之后,还能看清楚最后从轮回抽离,这大概就是是对欲望最大的战胜,这一刻,悉达多获得了救赎,获得了重生。
04
勘破、放下、自在
悉达多告别锦衣玉食的富贵之乡后,到了渡口和船夫瓦树地瓦一起生活。瓦树地瓦就像一个大隐于市的圣贤,传递给悉达多宁静和慈悲,可以说这时的悉达多已经完成了“勘破”,距离悟道已经不远。这时,曾经的情人甘玛拉临终前将儿子带到了他的身边。出于天生的父爱,他试图管束儿子,也溺爱儿子,希望用爱和宽容打动儿子。可是最终换来的是儿子的厌烦、无礼和背叛,直至最终逃离。
在聆听河水声音的过程中,悉达多终于痛苦而又无奈地选择了放下。放下束缚而自私的爱,既是当年他离开双亲的轮回,也是让自己心灵重获自由的过程,这一刻,悉达多完成了“放下”,终获“自在”。
就如毛姆在《刀锋》扉页第一句引用了《奥义书》的名句:“剃刀锋利,越之不易,智者有云,得渡人稀”。
放下不是放弃,放下不是“不喜欢”,也不是“喜欢”,而是同时否定了“喜欢”和“不喜欢”,放下的是“妄念”和“执念”,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慈悲。
悉达多对儿子的放下,就是在他寻道之路上跨越的最后一把“剃刀”。
05
河水的隐喻——无常之中见真常
他和瓦树地瓦常常静坐在渡口,聆听河水的声音。
往昔的人和事,如过眼云烟,从河水里折射映出,又匆匆向前奔涌,到达目的地后,再化为云雾回到地上,再一次开启生命的旅程。
生命就像河水一样,不变之中又有万千变化,万千变化之中又有这样周而复始、次第轮回的不变真理。尘世并不圆满,“万法缘起,法无自性,万法无常,万法性空”,无常就是常,空就是满,罪蕴含宽恕,死亡孕育新生。
这时,他找到了与统一的世界圆融共生的方式,克服了时间,拥有了当下,自此悟道成佛。
06
结语
小说《悉达多》并不长,但读完它仿佛经历了一次跌宕起伏的人生。从婆罗门到沙门、商人、船夫、父亲,悉达多的身份一直在变化,但精神上的追逐从未改变;从俗世到逃离,再到入世,到再次逃离而出世,曲折的路程不是现实的历险,而是精神的不断自我否定、自我超越。最后,在摆渡人瓦树地瓦的引导下,他实现了和自己的和解,停止了追寻,心甘情愿地活在当下,找到了精神上的终极归宿。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说:“圣人之道,吾心自足,不假外求。”乔达摩的教义是求道,悉达多历经学习、苦修、聆听、堕落、警醒、修行、放下、最终达到内心平静,修得圆满的过程也是求道。
愿我们都能认真经历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珍惜当下,若能从每一个刹那悟得一点真知,就是修行。
延伸阅读书目推荐:
毛姆,《刀锋》
赫尔曼·黑塞,《荒原狼》
赫尔曼·黑塞,《玻璃球游戏》
三个石头 20xx.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