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吧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笔记网 > 读后感 > 导航

走向共和的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3-11-10

走向共和的读后感通用(7篇)。

正所谓“读书谓己多,抚事知不足”,今天,我阅读了作品这本书籍,它使我感受颇深,懂得了许多道理。此时可以在笔记本上写出自己从作品中收获的读后感,作品的读后感应该怎么样的书写出来呢?大家好小编今天要为大家介绍一下“走向共和的读后感”的相关信息,我们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代替正式的法律建议!

走向共和的读后感 篇1

**这部话剧既是对清末民初历史知识基础教育的回顾,也是对今天中国人民的民主自由教育和思想启蒙。千家万户坐在电视机前,跟着情节的起伏变化,接受孙文的三民主义,语言通俗易懂,要比读关于民主自由理论的长篇大论容易得多。凡中国大陆所出的电影和电视剧,还没有一部能如此清晰、条理地通过主人公孙文本人,宣扬其一生为之奋斗和追求的民主理念,又颇为详尽地展现出了他和他的革命党人几十年不屈不挠、前赴后继推翻满清帝制创建民主共和的具体实践。

剧末国父孙中山关于民主共和的一段独白,虽闻已被斩截,原貌不现,但还是让伟人以自己设计的服饰将民主共和之五权宪政娓娓道来。

我们一代的男性相信都曾有过这件中山装,但对这件服装的五个口袋的意义一定知之甚少。胸前的两个口袋和底部的左右口袋分别代表**的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和审查权,而内口袋则代表**的权力,形成了中国**宪政时期的五权宪法。左右袖子上的六个钮扣代表着共和国、国家、民权、民生的平等、自由、博爱理念。

孙中山先生是否真如剧中以服装口袋宣示五权不得而知,即便是编剧的艺术加工,也可见其匠心独具。

剧中可圈可点处比比皆是,这里再举两例。例一:孙中山、宋教仁等选区参观,并有绅士招待会,抱怨老百姓文化水平低、民主素养低。即使他们有选举权,他们也不会行使选举权,只能由其他人取代。

孙中山说,孩子五六岁不识字,父亲是否因为孩子不识字而不学习。乡绅答曰:正因童子不识字而使学。

孙中山进而说,百姓不懂民主才应使之学习民主,个人的权利又怎能被他人替代。乡绅无言。这段对话显示了用孙中山先生的说服力指出中国共产党拒绝让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荒谬。

例二:时报记者田沫见国民党籍参议员罗文在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之下无奈地屈从,就讲了个孩提时从父亲那里听来的故事:猪原本生活在山上,自由自在,被人圈养后,居食无忧,但由人宰割。

人若一昧忍辱苟且,不知自身基本权利,该抗争时不抗争,被哀其不幸、被怒其不争,就何异于被圈养的猪!田沫不自由、不死的精神,不仅是对罗文的蔑视,更是对中国人民的提醒。剧名《走向共和》和剧中清末、民初无数仁人志士浴血奋战欲推翻**创建民主共和之壮举,却引出了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

中国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真正的共和国吗?何为共和国,根据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8月版《辞海》,「共和国」的定义如下:泛指国家代表机关和

选举国家元首的政治制度。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称为共和国。很明显,中国的国家代表处和首都不是由中国公民选举产生的。当然,也有人会说,中国的党政机关和领导人是由代表人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中国共产党党代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

这一代表就从1949年10月代表到如今

超过半个世纪,也不问「主人」是否愿意被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显然不是共和国,却坚称「共和国」,此非指鹿为马即沐猴而冠。

全剧末了一段文字说白,让人看了忍俊不禁:「创建共和的重任历史而又必然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伟大而坚强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的真正共和国」,是与全剧内容、与现实中国国情最为冲突的胡言乱语,有如白壁上人为的污浊之物。但是作为本剧观众的本人,对此段胡话的垫后深表理解:

没有这段万般无奈的权宜,这部巨片必然胎死腹中,整个剧组多年心血必然付之东流。又闻国内禁播此剧,窃以为禁得好:本来不见得人人争相一睹,可一经禁播,国人的猎奇心态顿生,反倒要看一看,究竟是什么惹恼了当局。

中国老百姓有的是聪明才智,盗版本正可大行其道,可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如果百姓除了用眼看、用耳听、还用头脑想,就定会分析和反思:中国怎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了历史的倒车?

中国有过短暂的民主。然而,民族运动是如此的贫乏:先是袁世凯称为皇帝,后是张勋复辟,军阀并肩作战,日本侵略。最后,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封建王朝的全面复辟。

国号改了,不叫帝国改叫人民共和国了,再叫帝国袁世凯就是榜样;皇冠不带了,龙袍也不穿了,家天下换成了党天下,三叩九拜不兴了,三呼万岁顶礼膜拜还是保存的。孙中山先生想让共和国成为我们真正的生活方式,成为我们牢不可破的信仰。但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却把共和国变成了一个名词、一个空词和一种形式。

走向共和的读后感 篇2

10804陈昱同

俗话说:“乱世出枭雄”,清末,风起云涌,国家社稷风雨飘摇,是一个属于英雄豪杰的时代。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宋教仁、黄兴在这段历史中,他们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保卫着我们的国家。

而《走向共和》很好地诠释了这一段风起云涌的历史。

《走向共和》最为伟大的地方在于,这部剧很好地描绘了一群立体的人物。英雄不完美,历史罪人也不完全**,而是被迫这样做。

慈禧不再是一个恶毒残忍的魔鬼,而是一个外表坚强、一心为权的老太婆。对于政治一窍不通的她却强装事事都精通,竟然得出“要是我的生日过寒碜了,不仅我的面子没地方搁,朝廷的面子也没地方搁,同治中兴以来的气象都跑哪去了?这样一来,不单洋人瞧不起,连老百姓也瞧不起。

洋人瞧不起你,他就敢欺负你,老百姓瞧不起你,他就不服你,这样就会出事,祖宗的基业就会毁于一旦。”这等荒唐至极的结论!一个偌大的帝国,被此等目光短浅,却又权倾天下,内心懦弱的人掌握,会落得的悲惨下场,也不难预料了。

影片主角的前三分之一是李鸿章,他参与了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重要事件。在这些大事背后,是一位老人的不由自主。

他一边要在列强之间斡旋,保留清廷的最大利益;一边要在朝堂之中“欺上瞒下”,哄得慈禧开心,斥得将士卖命。腐朽到骨子里的清**一再退让保安稳,仗打输了就推李鸿章出去签割地赔款的协议。李鸿章知道,如果他签了协议,他将被困在历史的耻辱中。他不签字怎么办?

他只能不断和列强讲价,说“无论如何再少点,就作为老夫回国的旅费吧”。而他以戏谑的口吻说:“老夫又要去**咯。

”不知戳中多少人的泪点。

至于袁世凯,则更是一个深入人心的角色。孙淳饰演的袁世凯是全剧最成功的人物。他扮演叛逆英雄的野心和恐惧。这个人是中国五千年官场的缩影。他是中国社会从兴盛到衰落的缩影。

他通过寻着左右手,奉承和收买别人的心来发财。然而,他在发财后做了一些实事:废除科举,创办新学校,训练警察,建设新军。是他一个人结束了中国的封建主义,但他也想再次成为皇帝。

这里的袁世凯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者”形象,他有自己的政治抱负,也有自己的精明算计。

袁世凯是乱世中的大才,可惜他只能看到自己的利益,看不到家国大义,他说他没见过人民,只见过一个活生生的人而已,如此背离历史的潮流,无怪落得个悲剧收场。

《走向共和》里塑造的“国父”孙中山不仅只有意气风发、心怀大志,但更多时候他是郁郁不得志、甚至是失败的。

他满腔热血,决心**中国的疾病:无知和疾病。但总是事与愿违,被同僚出卖,被清**通缉,不被别人理解。

他为了躲避追捕在檀香山旅居数十年,一直都是靠哥哥救济,革命多年,却不见成效;孙中山甚至想要哥哥卖掉家里的最后一头牛去日本办学堂。推翻清朝后,他没有看到袁世凯的野心。他让袁世凯坐在伟大领袖的位置上,让这么多年的革命成果流向东方。

但正是由于这些“瑕疵”才更显得人物丰满,自始至终,孙中山都心怀天下:他想要革除封建制度,想要建立一个新世界。!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也许《走向共和》有许多考究不慎的地方,可是作为一部历史剧,它的使命更多是引起观众对于历史的兴趣,而不是单纯的讲述。从这点来看,《走向共和》无疑是成功的。

走向共和的读后感 篇3

一,历史——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最有感触的几部国内历史片就是《武则天》、《雍正王朝》,《大明王朝》和《走向共和》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浩瀚宏大的历史正剧,对人们映射中的历史人物以全新的视觉刻画,时间跨度大,人物性格丰富、复杂,线索繁多却不杂乱,剧情可信度高、感染力强,回味悠长,口有余香。令人欣慰的是,后三部电视剧几乎都是同一个创作者,而且每一部都在前一部的基础上有了显著的改进。后期剪辑更多的是运用电影手法,超越了普通电视剧为专业人士和外行所承载的元素。够彪悍,够犀利!

《走向共和》开篇便围绕着一个非常现实的主题:找钱!钱钱钱钱,搵食艰难,揾钱不易,这已是亘古不变的难题,对于身处于经济危机大时代的我们更是感触良多。

在电视剧里,缺钱已经不是个人的纠结,一个国家中,各个阶层都绞尽脑汁只为找钱。清**需要钱。一方面,北洋海军需要扩充军备。另一方面,慈禧太后想建造颐和园来庆祝她的60岁生日。但是,国家没有钱,所以不能削减成本。为了要钱,中厅大人可以低价要求财政拨款。为了要钱,太后的母亲把军费放进了她的后花园。

与此同时的日本政丅府也需要钱,要钱去发展现代化事业,要钱去打造“大东亚共荣圈”。与慈禧太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明治天皇把私房钱捐给了海军,皇后也把自己所有的金银首饰都捐给了海军。她头上没有金银,只有樱花。清朝,缺钱的不只是朝廷,地方上发展实业、办洋务也缺钱。

农民起义军造反也缺钱。在海外,孙中山缺钱搞革命,在国内,康有为缺钱搞改革。没有钱,地球仍然需要运转,甚至超出预算。时代跌宕起伏,英雄大量涌现,**也随之涌现。

选择“钱”这样一个俗气的话题作为故事切入口,很现实很靠谱又带着一点幽默。

从清末到**,是近代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也是最感人的时期。小时候看tvb,但凡看到这个年代的戏,我们都叫做“旗袍与洋装”时代。因为时值乱世,人才可以把自己的生命演绎到极致,回忆过去,那些历史书中模糊不清的年代里,人最美花最艳故事最动人。

要怎么看待历史,是一个严肃却很自由的态度。历史剧导演歪曲历史、丑化伟人、美化汉奸等,都要挨骂。但历史要怎样看才算公正呢?

态度,本来就是唯心的东西,见仁见智。即使有历史书为证,那写书的人也是有自己的立场的。一个历史人物怎样评价,并不是一门科学,他是不可以被盖棺定论的,因为一百个读者眼中会有一百零一个哈姆雷特。

某些人,咳咳,某些人,要我们站在现代的高度——历史制高点去看待过去,于是乎,封建士大夫极力维护已没落的王朝成了阻扰世界发展潮流的行为,于是乎,天平天国这样的愚昧流寇反而成了放抗封建**的大英雄,这显然对处于那个时代的人物是不公平的,而且,你凭什么认为现在的观点就比过去先进?编《明史》的是明朝的敌人大清,它肯定要以情的政治立场去评价明的人,同理可证,二十四史非史也,后来人的意淫耳。所以,我对历史人物的看法是,你永远不要相信历史书上的东西。当然,你可以结合你找到的数据,相信你认为你可以相信的,抛弃你不想象信的,再加上你可以想象你自己,在你的脑海中建立一个你同意的人物形象。是江湖医生。

反正,过去是回不去的,即使回去了,你见着历史人物本尊,你就能了解他吗?《走向共和》的人物形象刻画,是一个巨大亮点,不同于故纸堆中看到的,以不同于以往的思维里固有的。在它第一次也是仅有的一次在电视台热播之际,就有人开始争议:

李鸿章怎么变成了高大正面的形象,而袁世凯也近似于英雄人物。难道不可以吗?或者说,难道不是吗?

在现在的历史大片中,跨越时代的大背景并不少见,但大多数是家庭史诗,类似于一个艰苦女人在男权社会中成就自我的奋斗史啊、家族集团间的利益纠纷爱恨情仇啊等等,其中不乏佳片,如《大宅门》,连姜文、陈凯歌、张艺谋都来友情客串,当然烂片也是层出不穷,那个谁硬是把林语堂倾国倾城的一部《京华烟云》拍成了华丽丽的琼瑶式三厅戏。在这样的文化大环境中,《走向共和》的导演敢于把政治作为历史片的主题,是需要一定勇气和魄力的。在张黎导演的诸多电视剧中,不难看出他一直执着于某种政治理想,这种理想在《雍正王朝》中表现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大刀阔斧改革,在《大明王朝》中体现为文官集团与皇权、宦官的斗智斗勇,在《走向共和》中,则体现为对自由、平等、博爱的追寻。

二,人物——往事并不如烟

我们看历史,正如黄子华在栋笃笑《跟住去边度》里所说,越是离我们近的时代我们越是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对于**,我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风起云涌、扑朔迷离,东风和西风撞击成世间百态,传统与现代以最甜蜜最妖孽的姿态结合纠缠,民丅主自由的空气里夹杂着浓烈的性感,百乐门的细软声线和富连成的锣鼓喧天奇妙地融合。。。。。。如果要在历史上找出另一个朝代来比喻**,我立即想到魏晋,同样的军阀混战,同样的名士风流。

把现在和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相比,不知是宋英宗之后的宋朝,还是明英宗之后的明朝?

李鸿章: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近代有四大传记,吴晗的《朱元璋传》,朱东润的《张居正大传》,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和梁启超的《李鸿章传》。要说写传记,这四本书在国内的同类著作里租可以笑傲江湖了。其中我看过两本,朱东润亲切,称呼堂堂张太岳为邻家大叔一般“居正”;林语堂幽默,将大作英文名定位《happy gay》,gay意为天才,但更加广为人知的含义是同志,译名噱头十足,大卖。

李鸿章传是一直想看而没有缘分看到的,本来下有电子书,杀毒的时候不慎丢失,后来又在网上找到,梁大才子浩浩荡荡的文字却显得艰深。

李鸿章在历史书上多次提到,但那么多次的处境都拼凑不起一个完整的影像,直到如今看了《走向共和》,再加谷歌的亲情奉献,渐渐有了清晰的勾勒。他被李斯特列为20世纪三大伟人中的第一位,也是中国最杰出的外交家。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他。他是这里最杰出的人之一。

在中国有两个半公认的外交官,一个是李鸿章,一个是周恩来,另一个是顾维钧。李鸿章是最杰出的,因为他处在最艰难的外交环境中。上有君权后权高压,下有四万万百姓闲话,内有党派纷争,外有列强倾轧。

晚清,那是一个把弱国无外交诠释得最深刻的时代,李鸿章正是在这样的夹缝中,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一分一毫地和列强谈判。签订《马关条约》的时候,他一手创建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兵临城下,在谈判中他仍旧是不卑不亢、据理力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把李鸿章视为偶像,他看着这位七十多岁的老前辈,远渡重洋、背负着耻辱和重压来和他们谈判,被战胜国的民众嘲讽羞辱,甚至被东洋愤青刺杀而挂彩,伊藤也于心不忍,于是说,既然您挨了一子弹,那赔款就减少一亿吧,李鸿章说,既然挨一枪就少一亿,那再打我几枪,银子就别赔了,反正我也是老得快要死了的人。

事关国家的谈判当然不会再有让步,伊藤对这位他曾视为老师的老人说:“国力相当的时候,外交就是力量;国力悬殊的时候,力量就是外交”,这句话残酷却是真理,李鸿章只有回报以无声叹息。弱国有外交家,但是无外交,它输在了起跑在线。

回国以后,李鸿章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丧权辱国的“汉奸”,尽管签订条约是朝廷的旨意,但是他必须要做替罪羊,这是中堂大人的责任。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幅对联“赶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上半阙讲的是苏州籍丑角名伶刘赶三之死,下半阙讲的是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对仗工整,立意尖刻。

李鸿章给我的地图是中国典型的封建士大夫。张居正和曾国藩也把这张地图留给了我。很赞同当年明月在《明朝的那些事儿》里对封建士大夫的论述:“所谓封建士大夫精神,就是没落,守旧,不懂变通,不识时务,给脸不要脸,瞧不起劳动人民,自命清高,即使一穷二白,被误解,污蔑,依然坚持原则、坚持信念、坚持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他们坚信自己的一生与众不同,高高在上,无论对方反不反感。我坚信我生来就有责任和义务去照顾那些与我无关的人,不管他们是否接受。坚信国家危亡之际,必须挺身而出,去捍卫那些自己不认识,或许永远不会认识的芸芸众生,并为之奋斗一生,无论对方是否知道,是否理解。

坚信无论经过多少黑暗与苦难,那传说了无数次,忽悠了无数回,却始终未见的太平盛世,终会到来”。

士”是“国士”的士,何为国士——苟利家国生死矣,岂因福祸避趋之。他们站得很高,远远地看着。他们做的许多事情,下级人民是看不懂的。他们想要创造的利益可能不会被当代人享受,但他们知道这是正确的。他们必须在不向任何人解释的情况下这样做。很少有人愿意听他们解释,他们也不希望有很多人能理解。当他们遇到挫折和委屈时,只有一个人承担。他们所承担的不是个人的荣辱,而是国家的未来。

他们并非没有缺点,有的是性格上的缺陷、傲慢、任性;有的是作风上的缺陷,如赚钱、任用私家等。但他们的缺点并不是所谓的脱离人民。在那个无知的时代,一个有抱负的人,一个有能力、有手段的人,一个有头脑、有气度的人,自然会有很高的气质。现在的主流是打造“平民英雄”,“真心英雄”,因为平凡的人给你们最多感动,而精英英雄仿佛是西方罪恶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才推崇的个人英雄主义,在我们的历史里,史书是人民写就的,是集体的历史。

极端一点说,当庸才最终替代了精英的地位,那么这个民族的前途必定是平庸的,一个拒绝波澜壮阔的个人英雄的时代,必然是昏暗而没有盼头的。

梁启超无比肯定将李鸿章定位为“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见证了那段历史的梁启超还说:“中国俗儒骂李鸿章为秦桧者最多焉。

法越中日两役间,此论极盛矣。出于市井野人之口,犹可言也,士君子而为此言,吾无以名之,名之曰狂吠而已。”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李鸿章试图像他的老师曾文正公一样力挽狂澜,像孔明一样,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也有人说,他的努力不仅徒劳,而且违背了世界潮流,因为他的成就延缓了腐朽封建王朝的衰落。

作为中国最早从事外交事务的人之一,作为一个建立了现代化工厂和海军的人,作为一个与列强中最具铁血血统的俾斯麦平起平坐的人,他能了解世界潮流吗?康梁变法的时候没有钱,他捐。孙中山找他推翻清政丅府,他不干,但也没有把孙中山抓起来怎么样。

他也是知道世界走向的,但是他不能因为知道这个国家要灭亡了,就不去管它,毕竟是它成就了他。他耻辱而悲愤地签下《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无论若何大难,皆挺然以一身当之,未曾有畏难退避之色。他拖着年迈的身躯,看着从捻军手里收回的山河在洋枪洋炮下更加破败不堪,他终于与世长辞,长辞此世界此国民,长辞世界潮流。

梁启超曰:“后此内忧外患之风丅潮,将有甚于李鸿章时代数倍者,乃今也欲求一如李鸿章其人者,亦渺不可复睹焉。念中国之前途,不禁毛发栗起,而未知其所终极也。

”清皇室:瀛台泣血

《走向共和》里的光绪,形象塑造得实在太好,与之相比,李翰祥的《瀛台泣血》里狄龙扮演的光绪,性格都显得不够丰富。当然,李翰祥走的是民间传说的路线,而张黎则在努力还原真正的光绪。总的来说,他对光绪心态的把握的很到位,在片子中,光绪经常以这样两种姿态出现。

当他在慈禧面前的时候,他是低头的,垂头丧气,俯首帖耳,唯唯诺诺,极力压抑着不满,总是放弃自己的意见。当他一个人的时候,他常常是仰着头,满腔血热无处挥洒、无语问苍天,连皇帝尚且怀才不遇,大志不得展,何况国民乎?光绪望着天,一副“我有迷魂招不得”的表情,可是,他能等到雄鸡一唱天下白的时候吗,当他见到康有为的时候,他以为等到了这一天,慈禧也有点要归还大权的意思,但是康有为的激进和傲慢得罪了中间派,使得维新派不得不仅凭自己的力量和顽固派短兵相接。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一百天血气方刚的维新变法只落得尴尬的去留肝胆。接着,光绪被幽禁瀛台。即使失去了自由,他也没有失去希望,他知道他还年轻,他耗得起,他可以等,等到她死。

他的童年充满这位亲姨妈怨毒的眼神,他几乎吃不饱饭,以至于长大后一直体弱多病。但苦难中成长的他实在很争气,比乾隆之后的每一个皇帝都要争气,他不会像嘉庆那样弄倒和珅后中饱私囊,他不会像道光那样虚伪地穿破衣服以示节俭,他不会像咸丰那样逃避责任不顾国家,更不会像他堂兄同治那样自暴自弃寻花问柳。他在诗里面这样写到:

“忧民念每深求治日兢兢虚怀能纳谏旁求常侧席”,从他从政的各种行为来说,他也确实做到了诗中所说的忧国忧民、虚怀纳谏。他是一个有理想的青年,即使被关在笼子里。无疑他是痛苦的,他的痛苦源自于他的清醒,他清醒地知道国家发生了什么,清醒地知道国家需要怎么前进,清醒地知道他是皇帝,清醒地知道皇帝应该有怎样的权利和义务,更清醒地知道他什么也做不了主,他的帝位就好比金水桥下一片落叶 ,飘忽不定,就好比春末的花朵,明艳动人、抱香枝头,但是只要风一吹雨一打,便会啪嗒跌落在地上,混为泥浆中的污垢。

 可贵可叹的是他一直没有放弃希望,哪怕是甲午战败,世界排名第七的帝国水师全军覆没,哪怕是他最喜欢的女人被慈禧丢进井里再用石头砸死,哪怕是皇室西狩四处流亡、仓皇辞庙。他都没有放弃。甲午之时,他听说邓世昌战死,写下了“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的挽联,他相信他的国家还可以屹立,输不可怕,放弃希望才可怕。

他清楚他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就是等慈禧归天。当他听到她病重的消息,激动得调响了幽居里所有的自鸣钟,自鸣钟里的音乐是他在幽禁的生活中一点一点设置进去的,那旋律,是圣祖康熙登基用的音乐,那音乐里载满了祖先驰骋疆场的光荣与梦想。光绪再一次望向苍天,他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他终于可以自由了。

但是他想不到,她竟然狠心到把他毒死,当他血液里的砒霜一点一点夺去他生命的时候,很难猜想他在想些什么,他才38岁,他等了34年,还是没有等到这一天。这样一位年轻人,满腔抱负,面孔苍白忧虑,有点音乐才华,有点书法造诣,从小受虐,一直缺爱,英年早逝。。。。。这样的经历实在叫人不能不同情。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走向共和的读后感 篇4

走向共和,就拿今时今日来说我们仍然处在进程中。没有好的制度和坏的制度,只有合适不合适,即使是被推翻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也不能去全盘否定,能够绵延数千年自有它的合理性,只是进步和发展是个大趋势,被淘汰也是必然。

“孙大炮”是这个剧中出现过很多次的称谓,刚开始我深以为然,因为总是把他和唐僧联想到一起,似乎有与生俱来的天真与赤诚,信念无比坚定却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能力。但是最后一段的演讲又觉得他确实有其伟大之处,同样也在于他极度的天真赤诚与坚定,他的理念在当时是超前的,甚至于在如今也是超前的,任何理想都是具有前瞻性的,具体到个人,我们都被教导,要从小树立自己的理想,于国家,于民族更是如此,我们总要有个目标去为之奋斗,尽管过程可能回环曲折。

我不明白教科书为什么一定要笼统地给袁世凯冠一个窃取辛亥革命成果的帽子,彻彻底底地否定了一个实干家,一个被李鸿章,荣禄,张之洞多次推荐,甚至舍命保全的人,他的能力才干可想而知。他一生的败笔可能就是养了一个蠢儿子,和杨度一起蒙骗自己老爹称帝,当然这其中也夹杂着袁世凯自己的私心,野心,结果骑虎难下,急火攻心,一命呜呼,北洋分裂,军阀割据。袁世凯曾经说“如果我输了,没有人能赢。”之后将近三十年的战乱印证了这句话。

说到杨度,看前面是个有能力有理想有原则的正人君子,袁世凯为了不到南京任职纵人放火,他大骂想搞君主立宪可以,这是堂堂正正的事,怎么可以用这种卑鄙龌龊的手段。后来为了骗袁世凯称帝,伪造报纸,伪造请愿书,授意段祺瑞威逼议员签字。嗯,这很“堂堂正正”。

历史的必然性是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偶然性在于人作为一个又一个个体的差异性,可能起推动作用,又可能受自己短板的限制,使发展滞后。

又想到当初梁启超拜访李鸿章想请他一起搞君主立宪,李鸿章说了一句话“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感触良多,这部剧传达,涵盖的太多,真正能吸收的少之又少。

走向共和的读后感 篇5

这种双赢局面终究没有出现。光绪的失败与其说是慈禧,不如说是一个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空有大志,却权谋不足,任用康梁一帮书生,一味急于求成,以为如此关乎生死的政治斗争是几道诏书就能解决的事情。最后嗅到慈禧有政变的企图时束手无策,而康梁更是病急乱投医,把全部家当都压到了一个根本就不了解的袁世凯身上,最终致皇帝于绝境,身陷囫囵,幽死瀛台。

岂不是书生误国?而光绪焉能不败??

在这场斗争中,慈禧其实是矛盾的。一方面,她是一支古老得利量,属于既得利益集团,但另一方面,她也是王朝的统治者。她不可能不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大清王朝。所以开始的时候,对于变化她是支持的,只是她以为的变化跟光绪心中的变会是完全不同的,她以为这变的只是行政上的,是技术层面的,跟之前曾李之辈的洋物运动没有本质的区别。

随你怎么变,只要大清江山不变,不乱,我这个太后的地位不动摇,而国家又能强盛起来,何乐而不为呢?

但光绪并不这么认为。他想要改变的是根本性的和制度性的。所以,当光绪的改革触及了一大群老势力的利益,导致他们站起来**时,慈禧不能置之不理。她真想成为一个强国,但首先,她不能乱。如果乱了,就会毁了清朝。

在她的想法中,大清绝对是乱不得的,她不在乎既得其它既得势力的得失,但她绝不能不管江山的得失,因为这江山毕竟也是她的,是她的既得利益。

所以,当她终于认为光绪的变会不但不能让大清强盛起来,反而会葬送了大清江山时,她的支持就变成反对了。而反对的意见不能说服光绪时,她就只能选择政变了。

〔〕随文赠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况】

走向共和的读后感 篇6

国剧《走向共和》看后感

题记:此为一偏见,为立论国剧优秀而论,须心怀批判之心,不可全信,慎之慎之。

要观察国家的命运,首先要观察人民的思想,然后要观察国家的有限(宪法)法。去共和国,作为国家歌剧的第一部,是当之无愧的。因为2003年史诗诗的一年,2003年是改革号角延续的一年,了解今天的事件,预示着未来一百年乃至更久的故事。

电视剧是国民思想的体现,观美剧韩剧日剧之优劣,怯以为国剧思想水平之高,远胜于美韩日剧,因美韩日剧无国剧之大气魄、大感动,因美韩日国无我国之源远流长,因无我国之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美剧之长,长于虚幻,因美国建国源于英国,但美国国旗无英国国旗之痕迹,故美国为无根之国,无根之国则无历史,且源头之英国作为海洋性国家,实无主见之国,故只是实用之国,实用之国难担统一之大任,故美剧之思想深度在于未来,如阿凡达,如西部世界,以未来之意代替过去现在,过去之意仅前溯至大西洋帝国。(偏见,经验论的怀疑精神值得借鉴,经验论是为了保证对于事物的认识有一个确定的根基,如休谟贝莱克,实彻底的怀疑论精神,为自由的一个阶段而已,唯理论善于统筹形成系统性理论),移民之国实无多少思想深度,美剧多以个人之剧见长。

日剧之流,常见于推理之剧,科学之剧为技之剧,暂未见道之剧,历史之剧因日本实为我国之支流,且日本无亡羊补牢之意,故思想之深邃较之我国差之多矣。韩剧之流,家常里短,**小片,另熔炉之电影确实能昙花一现,且作用之国法,仅有进步之效,无未来之出路,熔炉之电影可影响国家制定熔炉法,小之确有利于国之进步,但法之一途宜谋定而后动,非权宜之计也。韩日为中华之支流,支未尝不可为主,但观韩日之文字,终为我国之国中之国。

韩之文字不如日,故韩为被动之国,历史已鉴。韩之文字为音字,国人之身份须汉字予以分别,实忘本之字,该字乃**强行去中国之意字,强行阉割确能短时间壮民族之气,但气之短已定明日之事。国之首都之名,开国之日改动尚可,忌国已先立,此行实因韩无大国之气,国民无开放之气所致,韩之民族仅在韩之民族,小气之至也。

大国之大,大于气魄,何愁首都之名为汉城亦或首尔!!汉城之名远甚于首尔,因汉城为主,首尔为支,如此自断气运之行,实用之人实用之国为之。日之文字为中之文字之变,变未尝不可,但变需有变之根基,非强行之变,变之久矣,此为去中国之始,此如韩国,只是时间稍长,公元十世纪始创之日文与韩文之今日何异?!

无异!!日之民族仅为在日之民族。日本之变,皆因国民之民族私利,小道也。

八年抗战我国之胜利鉴之,以九百年之自强后之立宪国战于中国最弱之军阀割剧之时,尚不能战胜我国,且已伦为被动之国,国之气运积蓄以日本之小,须至少积千年矣,到此时之前已成中华之国中之国。国剧为国之思想之剧,该剧作为国剧之首为央视播出,虽偶有争议,但仍禁而不禁,因该剧为时代之歌。不鸣刚矣,一鸣惊人!

此乃国体之争,此亦自由之演绎。中国歌剧需要探索。不是没有好的歌剧,而是没有有眼光的人。我也是。(偏见,小亦可为大,小剧亦可为大剧,慎之慎之,仅为立论而有此偏见,登高必自卑,名不符实,则为捧杀。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生命有限,爱情无限,故爱情更高。爱情也有现实和幻觉的形式,但自由处处可见,却处处难觅,因为生活和爱情都是自由的,只是不同的阶段。

自由以无为生,无中生有,有亦是无,则无有。自由与规则,同出而异名,自由就是规则,对应着共和与**,或者**与共和。辩证法是理解历史的关键。没有辩证法,就没有历史。它已成为日本小国的权变理论。入侵中国不是偶然的。

宪法本形而上,但宪法比较一下便辩证了。

既是拙人,便只有拙见。中德之宪法,难以比较,但试比较中日之宪法,高下立现。余以为宪法之总纲,宜虚而不宜实,宜少而不宜多。

目前,中国宪法只有国家和人民两大原则。国家是人民,实际上是人民。日本之宪法总纲却冒出了日本天皇,虽说是象征,但天皇象征置于国民之前,还有主权所在的为国民的定语,这个主一种理解为天皇之主,国民俱为奴才。本来天皇作为象征无可厚非,但象征多了,人便会当真。

天皇与国民两个词从层次上国民更高,天皇不应与其置于同一层次。既然有了该条,该条之后便尽是天皇的权利。中日两国宪法起源于大陆法系的德国,而英国则是海商法体系。

大陆法系靠演绎,海洋法系靠归纳。大陆法系靠成文,海洋法系靠判例。日本国作为海洋之国,使用大陆法系本也无可厚非,但这种西化西了一个四不像,大陆法系中德系宪法总纲第一条只有人和国家,而无天皇,德国与中国类似,区别只有国家和人民先后顺序问题。

日本民法制度有统治世界的野心,但这种野心与制度不符。时间越长,日本就越落后。虽现在为中国赶超日本,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日本已经在退了。

作为一个海洋国家,日本应该研究海洋法体系,但历史不能回头,没有机会。海洋法系源自英国,要统治,讲究统而不治,所以美国全称为美利坚合众国,判例法讲究九层之台始于足下,日本没有选择这种法系,还是因为太心急,日本的维新太快了,受的苦难太少了。短时间少受苦是好事,但从长远来看,多受苦是好事。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心先……”,对个人如此,对国家亦如此。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1895年的中日战争、八国联军对中国的战争、国共内战等,只有经历了很大的磨难,宪法才能稳定下来。易得的不见得好,宪法如此,命运亦如此。

应该看到,中国不是一个单一的大陆国家,而是一个海洋国家。如果有一个海洋国家的精神,海商法体系可以用来完善民法体系。比较中日之宪法,实中国之宪法为共和,日本之宪法为**。(以宪**仅作为参考依据,不可以为宪法不变,人之为人,有自由之根,宪法亦如此)

共和与**本是同一词,但毕竟共和离自由更近一些。袁孙之争,为宪法之争,共和制毕竟优于**,君主立宪制与共和制尚待商榷,**与帝国却泾渭分明。正是因为袁的失败在于超越了中国共产党的界限,袁的成功在于中国共产党的极端。

**终极共和国,终极共和国为**,真是善恶啊,这在剧中有着强烈的反差。袁是因**而共和,孙是因共和而**。共和在袁手中就像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想要怎样,共和便怎样。

共和在孙手中就像一个永远追不到的小姑娘,想要共和,却用着**的办法。共和与**本是一词,但毕竟**就是**,共和就是共和。因**就是**,故袁败,这个不能转化,袁称帝,让**纯粹了,没有了共和的外衣,**现了形。

因共和就是共和,不能掺杂有些丝毫**,孙与黄之争为孙失败的根源,因为孙怯懦了,这点上孙难于袁,好歹袁有底线,但孙没有理想的上线,袁实现了短时**,但孙没有实现共和,因共和本就没有尽头,但孙的共和仍可以实现,不怯懦,不断的斗争,这个过程本就是共和。孙的怯懦表现在党章的制定,青天白日党的成功在于党章,但失败更在于党章。党章要求个人忠于领袖,这个本没有错,但独大的党成了**,便成了错。

**的党章与临时约法(宪法)成了死结,青天白日党不尊守宪法,自掘坟墓。故昨日之宪法为**,今日之宪法为共和。(查阅我党党章,无此疑虑,内即是外,故须围绕在党**周围,为人类共同体而奋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与共和本一体两面,今人论及开国领袖以七分功三分过,但我想言十分功而无过,实因当时只能如此论,邓公不是不知,只因不能,皆因领袖心中共和之平等实须以不平等实现之。开国之勋作为之事好比打地基,地基越深,国家越稳固,骂名自一力担之。故切记,莫小看昨日之宪法,昨日之宪法为宪法之母。

走向共和的读后感 篇7

终于将整部电视剧看完,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之前迫不及待地写下一些感受,是因为太喜欢这部电视剧,很浓重的史诗味。但纵观全片,我最喜欢的剧中人,依然是之前提到的李鸿章和慈禧。其实,从袁世凯被重用开始,人物的`性格描述就显得太过直白,而最后罗文和田沫这两个虚构人物的出现,又让原本真实的故事显得有些矫揉造作。

我还是比较喜欢看一些人物城府深、历史性强的故事,太过义愤填膺的人物,我不喜欢,特别是以这样的人物为主导的故事。在价值观上,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好人坏人之分,康有为、梁启超的君主立宪,孙中山、黄兴的民主共和,以及袁世凯的称帝,首先要做到的都是集权,所以在这一点上,康有为在戊戌变法时的虚伪,孙中山与黄兴的决裂和袁世凯没什么区别,只是各自的经历不同,所采取的方式也不同罢了。袁世凯虽然失败了,但在经历了种种历练之后,他已不再是首鼠两端的人,他也是想为老百姓谋福祉的,从他奄奄一息中接受田沫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名利名利,名在利前,翁同和是一个例子,其他人也一样,就连慈禧临终前也说:大清总算没有败在我的手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毕竟只是小伙子才敢说说的话,一个人在达到了某种高度的时候,往后的每一天,就是步步为营。

我一直都不理解,或者说不相信孙中山能够做到如此的无私、博爱。即使长出了白胡子,讲话中也无时无刻不显露着锐气,有时候会让人觉得他太过自傲、不可一世。当然,要颠覆一个时代,的确需要这样的人。我觉得自己是很保守的一个人,所以我常常会对自己曾在高一参加唱歌选拔比赛,以及进大学参加主持人、演讲比赛而感到不可思议。以前是一根筋地想成为“名人”,现在是一根筋地想低调地谋求自己的最优生活。我一直说单细胞动物很适合形容自己,人的生活态度在改变,而处事方式依然直来直往。我会去关注别人,却越来越不想去改变别人。因为在改变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很累。所以,我还是挺佩服孙中山的,一辈子都在改变别人,改变国家,走向共和。

《走向共和》中,除了李鸿章和慈禧,其他人,我们都可以看到他们从年轻走向衰老,见证了他们的胆怯、野心、抉择和宿命。人活的越久,看得也就越明白,无论你是聪明的人,还是愚蠢的人。袁世凯是一本教科书,孙中山也是一本教科书,不同的人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给了我们很好的参考价值。而在有价值的历史人物身上中,我们发现:每个人早晚都会被这个时代淘汰,与其让一个时代的思想约束自己,不如去做一个时代的英雄。


猜你喜欢